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茂虎:加强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2024-03-07  ·   来源:今日中国
标签: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时事
打印
纠错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其中“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促进国际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与精神指引。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首席翻译、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原副总编辑王茂虎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贸易强国,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应更加积极发挥平台赋能作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服务,帮助文化贸易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交流、传播与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王茂虎委员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心相通”,国际文化贸易日益繁荣。他说:“从《原神》海外热度持续走高,到《三体》掀起全球科幻热潮,中国优质文学作品、爆款影视剧作、本土原创游戏都强势‘破圈’,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世界各国粉丝,成为中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更好地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华优秀文化的有力抓手。”

  与此同时,王茂虎委员也注意到,现象级火爆的背后,从国际传播角度看,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需求和长期垄断的西方话语霸权,当前中国国际文化贸易仍存在一定短板,如风险挑战应对能力不足、国际影响力不高、本土化程度不够等。他说:“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文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制约拓展海外文化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国际传播制度化建设

  王茂虎委员建议,要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的国际传播制度化建设。

  他认为首先要将“加强国际传播”纳入国家推进国际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强统筹协调,进行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其次,中央宣传部牵头,商务部、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等有关单位编制《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国际传播发展规划纲要》,总结评估当前中国国际文化贸易企业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就与问题并制定中长期重点任务、实施方法。

  同时,设立国家级国际文化贸易国际传播协调办公室,统管各地文化贸易的国际传播事务,承担资源调配与统一指挥,定期调研各地国际文化贸易中国际传播开展情况并进行指导。

 

  强化精准服务,助力文化贸易企业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王茂虎委员建议,要强化精准服务,助力文化贸易企业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他认为,各地的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或机构应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政府与本地文化贸易企业交流互动,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传播融入地方外宣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格局。积极搭建文化贸易国际传播“旋转门”机制,聘请政府相关部门作为顾问参与文化贸易企业的国际传播项目,解决“出海”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组织文化贸易企业相关负责人到政府、高校和智库里就语言服务、国际传播、跨文化交际等进行系统性学习、工作。鼓励文化贸易企业与中国外宣媒体开展订单式合作传播模式,依托外宣媒体丰富成熟的线上、线下渠道向海外用户深入宣介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对外文化贸易产品与服务在对象国(区域)的文化价值、传播价值和市场价值。

 

  提升全球意识,增强中国在文化贸易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王茂虎委员还建议,提升全球意识,增强中国在文化贸易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他认为,各级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可以运用先进数字技术和广阔的跨境电商平台,创新与海外社交媒体、外国主流媒体、华文媒体以及当地文化机构的合作模式,拓展中国文化贸易企业出海渠道网络,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海外推广提供更多便利。

  他建议,要聚焦国家和行业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展会,创办“一带一路”文化贸易论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博览会等,宣介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领域合作交流。

  他说:“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文化贸易规则制定,在文化投资与贸易纠纷处理会议上为中国文化贸易企业发声,切实提升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发言权与影响力。”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