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孝文 · 2022-07-2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时事 | 打印
| 纠错 |
7月26日下午,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以下简称“美洲中心”)举办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研讨会。来自中联部、中国外文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媒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李建国致辞。(石刚摄)
美洲中心总编辑李建国在致辞中说,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张晗致辞。(石刚摄)
中联部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张晗在致辞中表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重点和核心要义都在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刘云云主持研讨会。(石刚摄)
研讨会由美洲中心副总编辑刘云云主持。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如何做好议题设置、如何创新话语体系、如何拓宽传播渠道等话题展开交流和研讨。
研讨会现场。(石刚摄)
讲述中国之道、中国之治
《环球时报》英文版对外传播研究部主任姚丽娟认为,媒体应该帮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她提到,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曾说,西方总是想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中国,然后又期待中国“倒掉”,却从不认真思考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这包括人民的坚定支持,和在逆境中超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姚丽娟认为,这些都是媒体应该着力向海外受众介绍的内容。同时,她认为,在对外讲述的过程中,要选取能够引起国外受众共鸣的叙事角度,自信讲述,自信叙事。
中国新闻社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宋方灿认为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应该做到“共振、共情、共享、共鸣、共建、共话”。提及“共情”的时候,宋方灿举了新疆骆驼红绿灯和云南大象的例子。他认为这两个事例表现了中国对于生态的保护,对于生命的关爱。他说,相信通过那次国内外对云南大象的报道,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绿色发展和环保努力,以及中国人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副主任宁曙光认为,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应该重点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的故事、如何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外文出版社主题时政编辑部主任文芳深度参与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相关工作。结合对外图书出版工作,她认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应当充分关注受众需求,运用国际化叙事方法,重视版面语言,以全媒体建设创新国际传播话语方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滢认为,应当充分调研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现状,从解疑释惑的角度出发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积极寻找共通的意义空间,基于共通的意义空间打造中国共产党的对外话语体系。
美洲中心《北京周报》编辑部执行主编闫威认为,对外传播面对的文化语境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对外传播从业者应当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和各项政策,有针对性地回应西方关切,并用西方受众容易理解的话语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些理念和表述。
拓宽对外传播渠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副主任段红霞介绍了中央党校在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方面的努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党校坚持在国际培训班次中举办系列专题宣介会,全面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组织线上专题宣介交流活动,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培训影响力。
张晗也分享了中联部在党际外交活动中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同地方合作举办“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实践”系列专题宣介会的实践经验。
与会专家还就中联部与美洲中心合作推出的《中国快讯》电子刊物的内容提升进行交流。该电子刊物通过政党外交渠道推送给世界主要政党领导人士。近几年,《中国快讯》还被印刷成册,在中联部主场党际外交活动现场及各省市外办对外宣介场所摆放,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品牌和“红色通讯”。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