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梁志仁:香港可以“成为拉美企业进入内地的跳板”

白兰  ·   2022-07-0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香港;一国两制;时事
打印
纠错

  1997年7月1日,香港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首过去的25年,香港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6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主任梁志仁先生接受了《今日中国》杂志西文版的采访,他表示,香港可以凭借其良好的国际营商服务优势“成为拉美企业进入内地的跳板”。

香港驻京办主任梁志仁先生接受《今日中国》杂志西文版的采访。

  《今日中国》:2019年年初,您接任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一职,开始全新的生活。在一次采访中您提到新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加强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其他省市自治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内地与香港在经贸文化等诸多范畴的交流与合作。您可以介绍一下上任以来,您和您的驻京办的同僚们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什么具体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吗? 

  梁志仁:转眼在北京工作三年半了,期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有些活动的开展没有原来构想的那么顺畅,但我们还是尝试用一些新的办法推动。 

  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会多做线下实体活动,比如定期举办促进两地经贸交流的营商座谈会。北京的港资企业都很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内地的劳动保障、五险一金社保政策等,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年至少组织两场200人以上的营商座谈会,邀请港资企业人士和内地专家学者面对面畅所欲言,答疑解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广东、上海、成都和武汉共设5个办事处。北京办事处的服务区域包括华北、东北及西北共10个省市自治区。我们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地区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去年举办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今年,配合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我们从7月开始将陆续在这些地区举办9场展览,展示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成就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整个系列展会持续几个月。 

  我们也去拜会当地的政府部门,增进彼此的了解,洽谈在商贸、投资、文化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我们很希望内地的企业利用香港这个营商平台拓展在海外、境外的事业,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投资推广小组,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在天津和沈阳设立了联络处,及时了解地区的需要,提供所需的资源。 

  4月份,我受邀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尤其到南疆做了一些考察,感觉新疆的发展潜力很大,也有港人在那里投资。疫情允许的话,我们计划在8月下旬组织港商去新疆参观考察,促进两地交流,寻找商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青年交流。疫情之前,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就是帮助香港青年利用寒暑假到内地来学习。他们有机会到故宫博物院、中科院、敦煌研究院,也有去2022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做一些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实习项目。这种实习项目一般都会持续五六个星期,学生也不仅仅来自香港,还有澳门、广东的学生,他们在国家最好的科研机构同内地工作人员一起共同生活工作,不仅开阔了视野,切身感受了北方的文化、科研氛围,也有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成为朋友,对他们将来的择业、创业都大有帮助。希望香港和内地恢复通关后,我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加强青年交流活动。 

  总之,我们愿意扮演一个促进者和桥梁的角色,把香港的资源带到内地,也让内地的朋友更深入地了解香港。 

香港金紫金花广场

 

  《今日中国》: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一国两制一直是中央政府的基本国策,您觉得一国两制对香港回归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香港民众又是怎样看待一国两制政策的? 

  梁志仁:一国两制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香港回归25年了,中间也有经历不同的挑战,像1997年刚回归,就遇上亚洲金融风暴,然后2003年有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近这两三年,新冠疫情也都对香港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因为有“一国两制,有中央的支持,一个个的难关挑战我们都能够克服,能够超越,甚至一些危机也成了机遇。 

  一国两制整体给了香港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们要对一国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根深,就像一棵大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繁茂。我觉得,过去在爱国教育、国情教育方面还是没有做得很到位,有一些成为短板,这个需要在今后多多加强。2019年的修例风波,中央给了香港特区政府有力的支持,很快2020年就通过了港区国安法,之后也完善了香港的选举制度,所以目前香港已经“由乱入治 

  然后我们要再往前由治入兴,新一届特区政府从71日就职后就要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因为香港民生方面比如房屋问题、医疗养老方面等等,还需要继续改进。 

  一国两制最强的地方就是给了香港一定的自由度,发挥了她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以及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优势。“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香港提出了新的定位,香港有了新的亮点,就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未来还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可以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我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香港,青年人的发展也不再只盯着香港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可以拓展到至少8600多万人口的大湾区,甚至是整个内地。有很多你在香港做不到的事,可以到内地去发展。 

  其实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例如有些香港青年有兴趣做渔农业,就到广东江门搞了一个有机循环系统,叫“鱼菜共生,种蔬菜的同时养鱼,弄得有声有色。这个是在香港没办法做到的,香港地方太小,没办法做成规模。 

  还有一些科技创新的例子。在香港可能你在大学里面做研发不错,香港有5所大学位列全球前100名,擅长学术或者基础研究,但是你要应用就需要一个环境,内地就提供了这样的广阔天地,让一些新技术,新构想,可以落地生根转化为商业用途。 

  所以一国两制的好处就是让香港的优势在内地得到放大扩大。 

 

2019228日,香港80后创业者麦骞誉在自己的公司内,他从事机器人应用研究。

 

  《今日中国》:可以请您再着重谈谈,作为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如何发挥其优势地位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创业、高科技发展等领域贡献力量,同时也借助国家发展大势找到新的发展之路? 

  梁志仁:香港没有什么天然的资源,但是有两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国际联系和人才聚集。香港是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业、保险业、证券银行业等领域汇聚着国际一流人才。在法律服务、会计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 

  当然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有9个城市加上澳门香港总共11个城市,中间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每个城市各有各的优势,可以互相补足,发挥更大的能量。 

  像刚才举的例子,香港本身比较好的大学,可以到内地设分校。目前,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都有针对大湾区的发展计划,有一些已经落地了。虽然深圳也有好大学,但数量跟北京上海比还是有距离,香港刚好可以在这方面补足。当然大湾区也为香港提供了科研落地的广阔天地。 

  现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已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也联通了大湾区的西部。通关方面我们有一些创新,实行“一地两检”,将来还会“两地一检”,为人员往来、要素流动、港车北上等提供便利,使香港更好的融入大湾区。现在我们做很多规划都是把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加强整体实力。 

  去年10月份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里也提到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方向,香港北部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满足北部地区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 

  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东南亚、东北亚以及东亚的国家,都有很密切的传统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和内地企业“拼船出海”,发挥香港在法律、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202211日在香港大学拍摄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香港分会场。

 

  《今日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1个拉美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他们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许多国家也都在香港、广州设立了领馆,他们也是广交会的常客,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颇为关注,您觉得香港可以在中拉双边关系中,尤其是经贸合作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梁志仁:香港肯定是大有文章可以做的,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方便营商的平台,拉美的商界可以利用香港,在香港设点,然后再辐射到大湾区或者内地其他地方。 

  香港也跟拉美的国家有一些促进贸易保护投资的协定,例如跟智利十年前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现在正打算进一步提升协定的级别,从货物贸易提升到服务业方面。 

  香港跟也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有不错的贸易成果。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宣传,因为香港可以成为这些国家的一个跳板,他们可以在香港设立公司,然后通过我们的贸易发展局这个平台来做采购的工作。疫情缓和以后,香港会是很理想的一个中间点,是很好地进入中国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入口。 

  我们过去常跟商务部合作,组织香港商界的一些代表,还有政府官员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参观访问。过去去得比较多的是中亚或者欧洲,将来应该会更多地去拉美,做一些推广工作。香港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担任更积极的角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69日拍摄的即将展出的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今日中国》:目前香港和内地已经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方面多次合作,您如何看这种合作机制?这样的合作对促进香港和内地文化相融有何作用? 

  梁志仁:确实香港在上世纪8090年代引领了内地音乐和电视剧的一个风潮。香港回归以后,有不少香港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到内地发展,参与了一些大制作,发展空间更广阔。 

  我觉得香港是有独特文化色彩的,融入国家大家庭后,全国各地的特色加起来就变得五光十色,就很精彩。香港一定要保留本身的这些文化特色,寻找机会通过音乐、电影、电视剧吸引更多的朋友。 

  我们也需要开动脑筋,利用新媒体平台,重新包装,帮助内地青年来重新认识香港的精彩。最近我们也和抖音、腾讯视频等平台合作,制作一分钟或者两分钟的短视频,介绍香港一些有趣的地方、文化节庆等,用比较活泼的形式来讲述香港。7月份,我们将和腾讯视频合作,邀请大家通过全民KAPP一起传唱香港歌曲,期待你们也来参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