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医理疗助力冬奥保障

《北京周报》记者 李潇阳  ·   2022-02-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北京冬奥会;中医药;时事
打印
纠错

214日,中医医师司江涛在延庆冬奥村帮助一名外宾做正骨前的放松。(受访者供图)

  正在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上,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正骨成了奥运村的明星项目。冬奥村里的中医药展示区或体验馆成了各国运动员、官员和工作人员的热门“打卡点”。  

  司江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部的一名医师,擅长针灸推拿和针刀阻滞技术。117日,他与其他负责中西医康复理疗的医生一起入驻延庆冬奥村,为运动员提供诊疗服务。“主要项目包括针灸推拿、正骨和物理治疗。我们主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患者,帮助他们康复。”司江涛对《北京周报》记者说。目前已有近30位运动员接受了中医理疗,治疗项目多达50种。

  据司江涛介绍,诊疗室里配备了超声波、激光、微波、干扰电蜡疗、深层肌肉刺激仪等治疗仪器,还提供冰敷、护具等治疗服务。干扰电治疗仪相比中医手法治疗更柔和,刺激性也会小一些。微波治疗则有利于促进局部疼痛缓解。“中医手法按摩适合长期慢性损伤,而对于突发的急性损伤,如果采用力量较大的中医手法按摩,可能刺激局部,使淤血更明显,因此我们选择了仪器和手法按摩结合的方式。”他说。

  有一次,来自牙买加的选手阿什利·沃森因为当天训练强度较大,出现腰背部和双腿后侧酸痛。“我们帮他针对性地做了一个干扰电和微波治疗,第二天他就觉得好多了,当天又做了两次治疗,就完全恢复了。”司江涛说。

  波黑代表团秘书长赛义德也让司江涛印象深刻。这位团长在22日前去诊疗之前已经连续两周出现颈肩背的疼痛。经过触诊,冬奥村的医生们确定他的症状属于慢性,帮助他做了仪器治疗和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当晚赛义德就感到疼痛缓解,不用再吃止疼药了。司江涛还给他做了一次正骨。“刚开始用英语交流对我们来说还有点困难,慢慢大家熟了之后信任就增强了。他觉得中医正骨非常神奇,做完之后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司江涛告诉《北京周报》记者。

  奥运与中医结缘,其实并非第一次。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500米自由泳冠军格兰特·哈克特就带火了“拔火罐”,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也出现了带着拔罐印记的运动员。到了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多项惊险刺激的雪上项目使中医药再次受到热捧。

  中医药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运动医学尤其是运动导致的肌肉、关节损伤等方面的诊疗能够产生理想效果。不少运动员长期受到伤痛困扰,甚至被迫提前结束运动生涯。而中医药能够缓解伤痛,甚至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

  “我接触到几位牙买加运动员和一位东帝汶高山滑雪运动员,都在自己的国家接受过针灸、拔罐、推拿、刮痧等中医理疗。”司江涛说,“中医理疗之花已经开遍世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