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心系天下苍生之举

  ·   2021-06-0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援助;时事
打印
纠错

  202152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是国际社会首要任务。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责任,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为此习近平提出五点意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 

  为继续支持全球团结抗疫,习近平在讲话中还宣布: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中国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中国已宣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也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早日就此作出决定;中国倡议设立疫苗合作国际论坛,由疫苗生产研发国家、企业、利益攸关方一道探讨如何推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契合当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新冠疫情的需要,反映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 

  新冠肺炎疫情起起伏伏已经一年多,而且病毒变异,使得全球抗疫形势复杂严峻,国际社会急切期待更多抗疫的信心和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从为人类谋健康、为世界谋发展的高度发表的讲话,对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提振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是新冠疫情防控较好的国家, 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分享了中国抗疫经验。要彻底战胜疫情,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要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要统筹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分享的这些抗疫理念已经被中国抗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面对疫情反弹蔓延为全球抗疫合作带来的新挑战,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再次强调,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 

  “团结合作”是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抗疫主张时使用的最高频词汇。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指出,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要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中国坚决反对借疫情搞各种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的企图。因为这些做法不仅无助于本国抗疫,还会扰乱国际抗疫合作,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大伤害。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大考”,而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建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国家自划鸿沟,不仅自己不帮助国际抗疫,还阻挠其他国家的抗疫合作,这是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损害。目前新冠疫苗被人们看作是遏制疫情蔓延的最大希望,但受这些国家“疫苗民族主义”的影响,使得全球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愈加突出。有国家大肆囤积疫苗,自己用不了,封锁于仓库,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无疫苗可用。 

  在人类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人人享有平等使用疫苗的权利。只有建立起整体免疫屏障,整个人类的健康才有保障。因此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疫苗研发和生产大国要负起责任,多提供一些疫苗给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多边金融机构应该为发展中国家采购疫苗提供包容性的融资支持。这正是当前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手的重点所在。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组织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强调,要加强和发挥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下,要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打击虚假信息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能力。要总结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特别是二十国集团成员,这些在公共卫生领域发达的国家,应该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责任,充分听取发展中国家意见,更好听取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帮助他们建立起卫生健康应对能力。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的表现,实际上已经在遵照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许多国家为中国抗疫提供了物资援助,中国也为国际抗疫提供了物资及医疗救护援助。特别是疫苗上市后,中国践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这同个别国家自私自利、罔顾责任和道义,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污名化以及“疫苗民族主义”等言行形成鲜明对照。 

  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心系天下苍生之举,是各国人民普遍愿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必将赢得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附:中国国际抗疫援助情况 

  疫苗:中国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 

  物资: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已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多件防护服、40多亿份检测试剂盒。 

  资金: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20亿美元援助,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