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 中国离高收入国家行列还远吗?

盘和林  ·   2020-01-1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GDP;中国经济;时事
打印
纠错

  回顾2019年,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人瞩目。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据悉,这也将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破一百万亿元大关。

  在短短几十年里,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尤其是在2019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等背景下,这样的增长速度的确可以被称为一个经济奇迹,也是难能可贵的。中国GDP总量的扩大意味着我国政策调控空间、债务率、对外吸引力都得到了改善,这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更加举足轻重。那么,中国离高收入国家行列还远吗? 

  我国的GDP增长情况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90.03万亿元。2019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升,将突破100万亿和1万美元的关口。折算下来,中国GDP实际增长174倍,经济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此前,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李稻葵曾做出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左右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49年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未来,中国将比肩日本和法国。按其预测和近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中国再过五年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样看来,我国似乎距离高收入国家行列更近了。 

  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意味着我国跨过了一个不算低的门槛,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并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照国际上的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DP需达到1.2万美元以上,甚至1.5万美元以上。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突出的一些高收入国家例如美、日、德、英、法、意等国中,意大利的人均GDP最少,但也有3.4万美元,其它都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约6万美元。所以,目前我国只能说是中等收入水平,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没有变。 

  因此,在欢呼我国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保持充分的警惕,人均GDP 1万美元这个门槛背后可能是一鼓作气的飞速发展,也有可能是进入 “中等收入陷阱”后的停滞不前。经济发展史上有一个重要趋势: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由于长期停滞在这一阶段,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会出现持续下滑。比如巴西、俄罗斯都踩入该陷阱未能脱身,仅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成功进入高收入行列。

  纵观这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大部分都是因为原有的经济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矛盾显露,或是人口红利、土地资源优势丧失,或是产业机构单一、缺乏技术创新,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缺乏竞争优势。

  进入2020年,面对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我国发展快但底子薄,仍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经济结构有待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人口分布和收入的不平衡也提高了,贫困地区体量也不容小觑。而且人均GDP总量并不等于个人平均收入情况,人均GDP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是人均得到的回报,前者与发展速度相关,后者与民生相关,事实上速度是次要的,人民的幸福感反而更重要,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法治观念、精神文明建设等事关民生问题也应该受到关注。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也正在马不停蹄的寻求自我突破,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了中国高科技力量正在崛起,看到了我国由中低端产业逐渐向多种产业发展,看到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的激发,看到了日益扩大和开放的市场,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因此,GDP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增长的动力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这也说明,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成就与不足有着清醒的认识。相比于关注GDP高增长,关注我国是否进入或什么时候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优化社会产业结构、债务结构、居民收入结构,集中精力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才是我们当今及未来的主要任务,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作者系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