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历史不会忘记 真相没有国界

《北京周报》记者 金知晓  ·   2019-12-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时事
打印
纠错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对南京律师谈臻来说,尤为有感触,因为今年距离他开始代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名誉侵权案过去了近20年。不论是对他的律师生涯,还是对国际社会来说,该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胜诉是第一次中日两国司法同时通过判决的法律形式确认南京大屠杀相关史实,也是中国法院审理以日本右翼分子为被告的首个案件。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理事长谈臻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12月初,《北京周报》在南京采访了谈臻律师,时隔二十年,这位年逾六旬、在中国司法界德高望重的律师再次回顾了案件始末,并表达了“尊重史实、呼唤和平”的心愿。 


“想要维护历史真相,而不是记住仇恨。” 

  1998年日本右翼学者松村俊夫和东中野修道通过日本展转社出版了《对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和《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书中将夏淑琴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描述成“假证人”,说他们“故意编造事实”,“其证词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想象出来的。” 

20181210日,夏淑琴给遇难者名单墙上亲人的名字添漆。(新华社发)

  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夏淑琴一家九口有七人被害。当时八岁的夏淑琴身中三刀,她和四岁的妹妹躲在被褥下方才幸免于难。她家悲惨的遭遇在《拉贝日记》里有所记载,并在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纪录片中被拍摄下来。 

  2000年,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介绍,夏淑琴正式委托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谈臻为法律援助律师,免费代理其向南京市玄武区法院起诉松村俊夫、东中野修道及日本展转社侵害名誉权。在南京审理此案期间,两名被告人没有到庭,反而在20054月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夏淑琴在中国地方法院的起诉事实“不存在”。 


  20066月,以谈臻律师为代表的应诉团陪同夏淑琴赴日本打官司。图为在谈臻律师及中日律师团成员的陪同下,夏淑琴进入东京地方法院。(新华社发) 

  2006630日,夏淑琴在谈臻及中日律师团成员的陪同下,赴日出庭应诉并在开庭前向法院提出反诉。2007112日,通过中日两国律师团的通力协作,夏淑琴反诉案在东京地方法院一审胜诉。2008521日,东京高等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原判。200925日,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原告夏淑琴胜诉,被告赔偿原告400万日元。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东京胜诉,绝不仅仅是夏淑琴和东中野修道等人个人之间的诉讼,而是“承认还是否定历史”两种历史观的较量。在这来之不易的胜诉背后是中日两国律师团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更是谈臻律师多年来对夏淑琴不离不弃的支持。 

  作为律师,谈臻需要从法理角度理性地对案件进行分析,找到完整的证据链证明被告人对夏淑琴“名誉侵权”的存在。“夏淑琴老人的童年悲惨,晚年理应安详而愉快,日本右翼学者的书籍对老人造成了二次伤害。” 他对《北京周报》说,“我们想要维护的是历史真相,而不是要记住仇恨。真相是没有国界也没有政治倾向的。”  

 

“日本律师团的鼎力相助让人感动。” 

  而经过这一案件,谈臻对日本社会也有了更加直观与全面的了解。“日本是个多元的法治社会。”他说,在日本,有猖獗的右翼势力,但也有许多人愿意直面历史,不惜一切地去维护真相。 

  在夏淑琴名誉侵权案中,“中国人战争受害要求索赔律师团”团长尾山宏、秘书长渡边春己、南典南等11名律师出任夏淑琴东京案的代理律师,免收其代理费,而且对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认真,在对案件的研判中,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周到。而这一切都被谈臻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正是这样的合作增进了中日律师间的理解和友谊。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不仅受到了日本律师的支持,多次赴日,夏淑琴老人也结识了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等一批日本友好人士。这么多年来,通过日本民间和平友好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一些日本侵华日军后人甚至在夏淑琴老人面前鞠躬、下跪忏悔。 

  2018811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与记忆”交流会上,日本福井县鲭江市议会议员山本敏雄(右一)替父谢罪,向夏淑琴老人为代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致歉,呼吁人们理解中日和平友好的重要意义。(图片来源:南京日报) 

  截至目前,登记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8人。在谈臻看来,应该将“12·13公祭日”提升到人类记忆文化的高度,开展论坛,定期举行国际交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我相信,中日之间有着悠久的民间友好的基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会成为中日两国的共识。”谈臻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