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正日益完善

唐华  ·   2019-11-19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时事
打印
纠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体现了我国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增长点的坚定信念。

  不久前结束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5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制度,意味着我国绿色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由理念向制度化转化的体系正日益完善。

  抓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习近平曾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可以概括为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和替代利用。决定当中对此都做了分别的阐述:节约方面,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高效方面,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在替代能源上,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此外,公众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建设美丽中国,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要尽到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决定因此特别提到,要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制度。这意味着在未来,随意打包丢弃垃圾的行为或将成为历史。

  抓环境治理修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更多的在强调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过程控制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问题放任不管。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空气和水污染的治理修复力度,效果逐渐现象。决定也要求,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

  抓环境保护的“关键少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抓紧落实环境治理修复,关键在领导干部。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背后,有着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思想意识不到位、履职不力、执行不严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的刚性来加以约束倒逼。决定强调,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意味着,在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方面,再也没有所谓“退休”等于“平安着陆”的说法,离任审计、终身追究制,让每一位主政一方的“父母官”都必须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警钟长鸣。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本次决定,从以上三个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章立制,为今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细化提供了遵循,也必将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扮靓美丽中国矢志奋斗。(作者系中国网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