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伟大而特殊的携手——刘志明大使谈中法关系(上)

曹诗佳  ·   2019-03-27  ·   来源:吴建民公益基金会
标签:中法关系;刘志明;时事
打印
纠错

  今年是中国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55周年,324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拉开了中法关系的新篇章。吴建民公益基金会《大使面对面》第三期有幸对话中国前驻黎巴嫩大使、前驻法国使馆公使刘志明。这位深耕法国多年的大使先生亲切热情,侃侃而谈,金句迭出,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中法关系的深入而独到的视角: 

刘志明大使

  Q: 

  刘大使您好,55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习近平主席将中法关系称为“世界大国关系中的一对特殊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关系前列”,在您看来,中法关系特殊在何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殊关系? 

  刘大使: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认为,中法关系的特殊性起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法两国都是伟大而特殊的国家。 

  中国不用多说,有人说,“在人类的最近三千年历史中,两千八百年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人口最多,在农耕时代一直是最强的国家。 

  到了工业化时代,中国落伍了,法国占据了领先地位。甚至可以说,法国在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主要是在四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中: 

  一是启蒙运动。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启蒙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心毫无疑问在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也都是法国人。启蒙运动的口号是“天赋人权”。也就是说,人的权利是天赋的,高于神权和王权,这非常重要。当时王室和教会的势力极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把人们从专制的王权和神权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尤其是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为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深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启蒙运动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过分。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三权分立”思想  

  二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如果说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因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那么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发生在法国。我在比利时和法国都呆过,比利时是很小的国家,但却有不少相当大的庭院。这些庭院经常门脸不大,但里边却经常别有洞天,建筑雄伟,园林辽阔。在法国这样的庭院就相对较少,因为在大革命期间被砸碎了。可以说法国比较彻底地砸碎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当时的革命残酷而暴力,把国王路易十六直接送上断头台。法国开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彻底过渡的先河,这个意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 

  三是拿破仑称雄欧洲,制订民法典。拿破仑虽然称帝,但他代表的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与整个欧洲王室的联盟抗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拿破仑民法典》,它奠定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民法的基础。这部民法的意义也是怎么估量都不过分的。 

  四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如果说第一次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法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同样发生在法国。虽然巴黎公社只持续几十天,但是做了很多尝试,开启了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先河。因此法国被当时追求进步的人视为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度。为什么我们的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不去别的地方,而要到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其次,中法两国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我认为,独立自主是中法两国在政治上最大的共同点,是两国走在一起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的独立自主自不待言,而法国的独立自主在我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愿接受美国的核保护,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法国在1960年爆发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具备了在潜艇上发射核武器的核威慑能力。中国也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西欧有美国的核保护伞,为什么法国还要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因为法国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仰别人的鼻息。 

  二是1964年与中国建交。它的意义何在?法国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建交,实际上是在西方阵营里拉开了一条口子;而中国与苏联决裂、与法国建交,也把当时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拉开了一条口子。中国和法国建交,加上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领导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实际上是在两极体系下种下了多极化的萌芽。多极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逐步形成的,中法建交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法建交的历史意义也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三是1966年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把北约总部赶出了巴黎。在两极体系下,美国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但法国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搞防务独立,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要依靠自己力量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这是法国独立自主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表现。 

  四是法国在反对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过程中起了某种带头作用。法国与中国、德国、俄罗斯一起,强烈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非常明确地讲,如果听任美国入侵伊拉克,以后就是单极世界。当时我在巴黎,我清晰地记得2003214号,法国时任外长德维尔潘在安理会做了一篇著名演讲,反对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这个国家。当时安理会旁听席上的听众掌声雷动,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法国从经济体量和人口角度来说只是一个中等国家,但它能够在国际事务中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表明态度,这是拉近中法关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最后,中法关系的特殊性还在于法国敢为人先,多次走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前列: 

  一是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二是1966年中法之间开辟航线,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条航线; 

  三是1973年蓬皮杜总统访华,成为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大国元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不是正式访问); 

  四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出访法国。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到西方国家进行正式访问; 

  五是法国和中国1978年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是第一与打开与中国开展官方科技合作大门的国家。当时西方仍在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法国能够与中国开展官方科技合作,实属不易; 

  六是1982年中法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中法合作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七是1997年希拉克总统访华,中法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国家; 

  八是200211月,中国在巴黎成立文化中心。这是中国在西方国家建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 

  九是20034月,法国总理拉法兰坚持访问中国,成为在非典期间访华的唯一西方领导人。当时我在巴黎,亲耳听到拉法兰总理在法国电视台讲,希拉克总统告诉他说,中国在伊拉克战争的问题上支持了法国,现在中国遇到了困难,别人都不去北京了,但法国一定要去。拉法兰总理在当时的情形下访华,是要冒着一定风险的,体现了中法患难见真情的友谊; 

  十是20036月,胡锦涛主席应八国集团轮值主席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参加了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会议。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席这种首脑会议; 

  十一是根据两国元首互访时做出的决定,从200310月起,中国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举办了300多项活动,盛况空前。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举办文化年。 

  中法关系中有这么多的第一次,决不是偶然的或是阴差阳错的结果,而是有其必然性。因为中法两国都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又都敢为人先。这一切的总和使得中法关系确实有其相当大的特殊性。

 

  Q: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习主席也已于今年324日访问法国。您曾经三次驻法,并曾任中国驻法国公使,您觉得与您在法时期相比,现在的中法关系有什么变与不变吗? 

  刘大使: 

  我是2005年离开法国的。到现在已近14年了。在此期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法关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第一,世界变了。当时是冷战结束后不久,我觉得那个时代可以叫后冷战时代。西方的主要任务是消化冷战成果。在欧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双东扩,即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经过这些年,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如习主席所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当今世界,东西方的矛盾仍然存在,南北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消失,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依然尖锐。 但我认为在百年未遇的大变化中,时代的主要矛盾变成了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归根结底是世界的治理体系究竟怎么办的问题。是要多边合作,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是要平等合作,还是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要和平合作,还是再搞冷战式对抗?世界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第二,中法两国的情况也都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中国变得强大了。1978年改革开放,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1.8%,今天我们占15%,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达30%。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这些多年常驻国外的外交人员对此感触太深了。当初我们在国外,有时出门,经常会有人问我们:你们是日本人吗?不是。是韩国人吗?不是。是台湾人?不是。是香港人?也不是。就是不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大陆的人怎么会西装革履,还背着相机?而现在在国外,连卖菜的小摊贩都会用中文说“你好”。因为现在海外的中国人多了,每年有1亿4000万国人出国旅游,十个中国人里边就有不止一个到国外去旅游,变化实在太大了。1987年我第一次常驻法国,当时中国的货在哪里呢?在地摊上,进不了商店,上不了货架。后来中国的产品慢慢地进了卖低档商品的商店,比如巴黎的TATI商店。而现在呢,无论多么高级的商店,无论什么地方,你都能看到中国货。这些变化真是翻天覆地的。 

  法国也变了。法国也在进步,但确实困难多了些。一方面是内部困难:第一是,随着全球化,其传统的势力范围现在有其他力量也进入了,法国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第二是法国也有工业空心化现象。第三是法国的高社会福利制度入不敷出,越来越难以为继。除此之外,还有贫富不均、民族宗教、外来移民难民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是,法国的政治制度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传统的政党式微。现在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既不属于传统的左翼政党,又不属于传统的右翼政策,他发起成立了新的政党“前进运动”,并成功当选总统。然而,即使是他,也又受到了“黄背心”运动的种种非议。 

  法国另一方面的困难来自外部:法国是一个中等强国,靠什么来支撑它的大国地位?这么多年,法国主要靠欧盟一体化。 法国始终在欧盟里起着主导作用。甚至可以说,在许多年里,虽然欧盟在经济上首先要靠德国,但法国是欧盟政治上的领头羊。这是因为德国过去由于没有统一,又背着战败国的包袱,因此一直低姿态。但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了。再加上欧盟东扩以后,德国在中东欧的影响比法国大,欧盟的重心东移了。德法两国的力量对比更加失衡了。而德国的政治影响的扩大,就意味着法国影响力的相对缩小。这对法国也是很不利的。 

  世界变了,中国变了,法国也变了,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中法关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依然存在。这就是中法关系最大的不变。为什么说中法关系的重要性仍然存在? 

  第一,法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法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仍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第二,法国是一个有全球视野和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法国有很强的全球软实力(2017年法国在《软实力30》全球软实力排名中获得第一)。法语是联合国和欧盟的工作语言。法国仍然是欧盟的核心国家之一。德国再强大,离开了法国也很难单独带动欧盟。此外,法国在几十个前殖民地国家依然有不小的传统影响。我在黎巴嫩当过大使,那里的法文报纸、广播有关国际问题的消息基本上都来自法国。许多法国的前殖民地国家情况也是如此。 

  第三,法国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中国人有几个没听说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些法国小说或电影?法国的香水、葡萄酒、时装,在中国也家喻户晓。法国在许多中国人当中的印象很好,法国文化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现在每年到法国旅游的中国人已经达到230万。 

  因此,中法的关系重要性没有下降,在新形势下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