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的国家信念

张志洲  ·   2017-11-15  ·   来源:新华社
标签:十九大;文化自信;时事
打印
纠错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每一届代表大会的主题报告,表明的都是中共治国理政的价值观念与政策方向,其中一些关键词也因此格外引人瞩目。由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文化自信”被得到突出强调,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衡量思想文化建设成就和确立自身历史使命的重要维度,也是其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予以坚持的基本方略之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行构成,尤其是报告第七部分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见解深刻、逻辑清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明确的表达,如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义时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标题下论述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作为执政党的中共的整体意志,并因此同时成为中国的国家信念,无疑是十九大报告中一个特别的亮点。 

  当然,对文化自信问题的重视和强调非今日始。从近处说,自5年前的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所具有的更为深层的、更为基本的意义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因此“三个自信”顺理成章扩展为“四个自信”。这期间,20142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1220日,习近平在与澳门大学学生座谈会时强调,“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67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从远处说,自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以来,长期存在着关于中国文化与发展道路的定位之争,即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落后的”,把无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国家发展的累赘,在骨子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自卑”。但随着中国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文化自信也随之逐渐复苏。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甚至认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毋庸讳言,近代之后中国人“文化自卑”心态的形成,是有历史的根由的。本来,在近代之前,中国作为东亚国际体系的“天朝上国”,对自己的文化是有充分自信的。古代亚洲地区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依靠的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方式,是周边国家仰慕中国文化而自觉学习的结果,并不像近代西方开拓殖民体系时依靠血与火来输出自己的文化。开启中国近代史的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也只是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武器不如人,于是兴起了“洋务运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方法。即使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超出了武器的层面而指向了清王朝的政治制度,但并未怀疑自己的文化。制度改良的主张逐渐引发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力图学习英日等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走制度改良道路的“戊戌变法”很快失败了,从根本上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才成为时代主题,此后便有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并于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成功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寄托着中国人民在政治制度上追求民主自由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中华民国并没能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危机,外部仍然面临列强入侵,内部反而陷入军阀混战。至此,在近代中国衰落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经过以武器强国的“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改良、推翻清王朝的制度革命以及创建新国家政权等努力,都没能实现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问题,反而越来越深地陷入民族危亡的危机之中。这才促使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把解决中国政治与社会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方案指向了文化批判和文化改造,怀疑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根源在于中国不行。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情结开始萌生,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自信再也难以维持。20世纪30年代起来甚至出现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论。这种文化自卑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前后上百年、上下几代人的心态。直到近年来,世纪轮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越来越明确的背景下,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成为一种内在文化精神的呼唤和焕发国家发展潜力的动力需求。历史的回顾可以使我们看到,文化自信在今天被提升为中国的国家信念,是近代以来中国国民心态的一次凤凰涅槃。 

  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来自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进行国家定位的基本依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而重新崛起,自强不息,知耻而后勇,为了赢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其基本的信念就来自中国文化底蕴。在一个权力和利益竞争激烈的“现实主义”世界里,中国以“和为贵”、“兼爱、非攻”的和平主义,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心,以求同存异的包容主张,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亲、诚、惠、容精神来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普遍的伙伴外交,消除了许多冲突增进人民友谊,创造了国际和平环境,这一切也都源自深厚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如讲求和谐、中庸与包容,对于解决全球化时代的矛盾、推进全球治理具有独特功能。至于解决国内问题的一些创新性方案,如“一国两制”、“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也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不胜枚举。中国人民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必将是未来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持久力量。(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