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陈清霞委员:应增强香港市民的国家认同感

《北京周报》记者 兰辛珍  ·   2017-03-1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两会;香港;时事
打印
纠错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获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这是在中央政府正确领导下、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实施管治、广大香港市民积极参与的成功实践。 

  20年来,香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负面影响较大、情况严重,比如“港独”。3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港独是没有出路的”。 

  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陈清霞认为,“港独”闹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增强香港市民国家认同感是关键问题。 

  陈清霞表示,一些香港市民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源就在于受港英当局统治时期非政治化教育模式影响。从小对国家的认识模糊、认同感不强。加之香港教育课程体系中有关中国历史与国情的内容匮乏,导致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以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缺乏足够了解。 

  陈清霞建议,应学习借鉴一些国家开展国民教育以增强教师、学生国民身份意识和对国家认同的做法,特区政府从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开展途径等方面通盘筹划,找到适合香港教育环境和港人思维模式的国民教育措施、容易为香港青年人所接受的国民教育方法。 

  民间教育机构一直是香港中小学教育的办学主力,而有实力办学的民间教育机构又多具有宗教或境外背景。基于社区、族群建立的中小教育机构虽数量较多,也更容易影响学生和家长,但缺乏影响学校教育的实力。陈清霞建议特区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建立教师从业教育计划,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削弱宗教与境外势力对学校的影响。特区政府应大力扶植中小学教育机构,以社区为界限拆分教育机构的影响力,引导其向有利于国民教育的方向发展。 

  陈清霞还认为,要持续做好青年工作。香港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老一辈人更加明显,为了促进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自豪感,内地与香港应下更大力量、用更多功夫开展吸引香港年轻人广泛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可以是公益性活动,如两地青年组织的互访与交谈、香港青年有组织地到内地祭祖寻根等;也可以是商业性行为,如两地之间在文学、音乐以及电影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合作开展文化创意创新活动。“增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文化共性,在双方共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构筑新的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是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 陈清霞说。 

  陈清霞还表示,特区政府要有明晰的青年工作政策,建立完善的青年工作机制和工作机构,以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青年一代的成长与进步。特区政府有必要成立青年发展局,统筹原来分散于各政府部门的青年工作,制定全面、长远的青年政策。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