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马克都姆·贝巴  ·   2017-02-0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国;巴基斯坦;时事
打印
纠错

  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长期友好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不论政治、经济和战略形势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两国的友谊始终如一。两国有着共同的世界观,即共同繁荣、发展与和平  

  两国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当时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如今的喀喇昆仑公路平行,这条通道实现了两国之间的商业交往及思想和知识的交流位于今天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塔克西拉(Taxila)小镇的朱利安大学(Julian University)曾是中国著名学者玄奘和法显研究佛教经文的场所。现在巴基斯坦的一些地区,包括塔克西拉,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都有提及。 

    

历史渊源     

  中巴两国之间深层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渊源牢牢维系着两国的友谊。两国总能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中巴两国团结一致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两国还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论坛上对彼此的利益提供支持。 

  巴基斯坦也积极投身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35月访巴期间提出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概念。在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同年7月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发展经济走廊的长期协议 

  这份协议标志着中巴战略性经济商贸合作关系达到了一个新高。现在已经联结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的公路将会得到更新扩建,并最终建成铁路线和工业园,经济走廊沿线及瓜达尔本地都将建成经济特区。中巴联合能源工作组正在建设电力项目,推动火力、风能和水力发电。中巴农业示范区正在建设之中。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南方,向西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东,并最终分别抵达非洲和欧洲。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旨在重振沿线各国经济促进人民共同繁荣的经济倡议,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份倡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中一条从中国经由喀喇昆仑公路进入巴基斯坦,其他线路经由欧亚大陆桥通往中亚、中东和欧洲进入巴基斯坦境内以后,丝绸之路一路往南,经过伊斯兰堡和卡拉奇等城市最终抵达瓜达尔港。 

  港口城市瓜达尔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其重要性非同寻常。瓜达尔港是在中国援建下开发的天然深水港,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该港的长期经营权。中巴两国正在瓜达尔港共同开发大批经济发展项目。 

  随着本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意识到了瓜达尔港的真正潜力,并决定投资数万亿美元,开发通往瓜达尔港的经济走廊项目。瓜达尔港及瓜达尔现代化城市的开发工作2007年已经正式开始,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一经宣布,瓜达尔港的相关开发工作显著提速。当地已经获得16.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港口扩建和城市发展 

  瓜达尔城大约有8.5万人口,经济走廊一旦建成将有助于结束当地的贫困状况。随之而来的医院、酒店、国际机场、学校及其他基础设施,将为当地人创造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发展最终将惠及巴基斯坦南部整个俾路支省的人民。 

    

消除疑虑     

  但是,瓜达尔本地有一部分民众对瓜达尔港以及经济走廊的开发持怀疑态度。中国人的持续到来使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害怕今后生计无着。他们大多数人是当地的渔民部族,需要中巴两国都作出承诺,确保其今后的生活不会受到干扰。 

  反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势力一直在想方设法向瓜达尔本地人灌输这样的思想,即中国企业和中国人的到来会导致他们失去收入来源,中国人会掌控当地所有的就业机会和资源。这种说教在某种程度上奏效了。 

  针对这种虚假宣传,中国要更多地关注当地民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当地的渔业。中国应向瓜达尔地区输入现代技术,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和技术援助,建立一套机制,帮助当地渔民实现产业升级。要让当地人特别是从事渔业的人们相信,新的发展趋势和经济走廊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相反,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到来对瓜达尔来说是一种福祉,会给当地人带来光明的未来。 

  中国还应帮助瓜达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机构和医疗设施体系。当地居高不下的文盲率不利于经济走廊相关工程项目的开展,文盲或缺乏教育的人极易受到经济走廊反对势力的蒙蔽和蛊惑。 

  同样,如果在中国的帮助下,瓜达尔建成了顶级医疗设施,那么人们将会对中国和当地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心存感激。瓜达尔地区的人们世世代代都渴望当地能建成各类大小医院。如果中国企业或中国政府能满足他们的这一心愿,那么中国企业会在当地赢得巨大支持。(作者系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总编辑,潘小乔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