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回眸“东京审判” 唤醒和平的力量

沈晓宁  ·   2016-11-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东京审判;日本;时事
打印
纠错

  70年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在二战中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展开了为期2年的大审判。这场举世瞩目的“东京审判”不仅是全人类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罪恶的清算,更是对正义的伸张与对和平的呼唤。特别是以这次审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际法体系,为维护战后70多年来世界的整体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京审判”70年后的今天,一场由国际知名法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起参与的“东京审判”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他们在向世人展现国际社会对“东京审判”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彰显出历史给予当今人们维护世界和平的智慧与力量。 

 

“东京审判”历史价值的回响 

  20161112日至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承办的“2016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这所具有120年历史的名校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25位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对“东京审判”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 

  12日的开幕式上,曾任东京审判中国检察组翻译兼检察官秘书的上海海事大学教授、95岁的高文彬表示,否定东京审判以及为日本甲级战犯发言的声音近年来甚嚣尘上,这不能不引起爱好和平人们的忧虑和深思,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他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长季南在194664日开庭陈词中一段话,“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审判,而是逐渐成为我们保护文明世界不因为战争而走向毁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正义来惩罚那些已经造成并且给文明带来巨大灾难的个人,那么这本身就将沦为笑柄。”他深信任何逆于历史潮流的图谋都不能得逞,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东京审判中中国法官梅汝璈的女儿梅小侃深情地回忆了她的父亲。她说,周恩来总理曾在众人面前称赞父亲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我的父母对此一直保持低调。母亲曾说,如果没有千千万中国的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我父亲也不可能站在国际法庭上审判日本战犯。梅汝璈先生曾将自己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经历及东京审判的过程著书,可惜在他68岁过世时没能完稿。但他留下的残卷依然是研究东京审判珍贵的历史文献。 

  在谈到研究东京审判对当今社会,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有何意义时,梅小侃借用了她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专门发来视频讲话。他表示,我发表谈话已经过去20年,但现在日本政府高层仍有人意图扭曲真相,我深表遗憾。中日关系中,日本必须遵守与中国的约定,因为如果没有信赖关系,外交也无从谈起。 

  对此,日本村山首相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指出,日本政府应该负起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东京审判就是惩罚日本的战争责任。现在日本首相都认为东京审判是同盟国战胜方的审判,这有悖历史,必须提出反抗。根据旧金山合约,日本向全球承诺承认东京审判的判决,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现在又来否定,就会失信于世界各国。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也表示:作为人类先驱性的国际司法实践,东京审判以及设在欧洲的纽伦堡审判表明了人类在经历了惨痛的战争教训后,希望用惩罚战争发动者的方式来杜绝战争的尝试。当前,全球各地普遍的地区性冲突和紧张局势使我们意识到战争并未远去,和平仍是所有人的追求与渴望。在这一背景下讨论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不仅是一项严肃的学术议题,也是紧扣时代的热点问题。 

 

“东京审判”是当今世界和平秩序的基石 

  本次学术论坛围绕东京审判与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东京审判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B、C级战犯审判的意义东京审判:史料与研究五大主题举行了六场讨论会。在整个过程中,各位嘉宾各抒己见,会场气氛热烈。 

  美国斯坦福答谢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认为,最终为中国抗日战争画上句话的不是日本投降,而是东京审判。审判的意义不是胜者对败者的惩罚,而是通过国际司法的方式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反省战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法学部东乡和彦教授在其题为《东京审判与我》的发言中讲述了其祖父东乡茂德因是东条英机内阁的外务大臣,战后被定为A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判处了有期徒刑20年。他表示,日本首相等高官不应参拜靖国神社,参拜靖国神社是对“历史认识”缺失的体现。日本应该直面历史,珍视和平。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提出,由《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东京审判等构筑的战后东亚和平不容挑战和破坏。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能共同建设亚洲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坎特伯雷大学尼尔·博伊斯特教授在谈到“东京审判中的反和平罪对今天的启示”时称,东京审判对于预防未来可能的战争,对于后世反侵略行动的法理基础都有着重要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指出,关于东京审判的讨论,看似是历史或法律问题,但它早已越过国境,影响到国际关系的走向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东京审判时间了通过司法正义实现和平的理念,让后世的人们铭记只有通过法律手段,以国际法为基础的文明的国际秩序来抑制侵略,才能长久有效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此次论坛经过2天的研讨,再次确定了东京审判发挥了清算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功绩;强调了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符合国际法原则;高度肯定了中国自始至终在东京审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特别是东亚秩序做出的重大贡献。 

  当嘉宾们探讨东京审判对当今世界和平具有何等价值的时候,在见证过那段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里,金黄的梧桐叶将校园装点得璀璨迷人。正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向历史汲取营养和动力。世界和平事业的前进如此,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如此。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