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达 · 2016-11-0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印度;巴基斯坦;时事 | 打印
| 纠错 |
2016年9月29日,印度军队宣布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实施越境袭击。巴基斯坦则第一时间否认印军越过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谴责印军行动是“毫无理由的侵略”。一时间,印巴关系再度紧张,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阴云密布,两国政要和外交人员在联合国大会等场合频繁相互指责。印巴关系再遇重大困难,探寻未来出路需要创造性思维。
诱因仍在于克什米尔归属
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制约双边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印巴围绕克什米尔归属爆发了两次全面战争和若干次小规模冲突,但至今仍未解决这一问题。此次印巴关系再度紧张仍源于克什米尔问题。7月8日,印度军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打死反抗印度当局的“圣战者组织”重要领导人布尔汗·瓦尼。鉴于布尔汗·瓦尼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观点,在当地拥有较高知名度,其身亡导致印控克什米尔民众大规模抗议,并与印度安全部队爆发激烈冲突,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巴基斯坦当局就此作出强烈反应。印巴关系就此吃紧。9月18日,地处印控克什米尔乌里地区的印度军营遭到武装袭击,导致17名印军士兵死亡,另外有30多人受伤。印度认定“穆罕默德军”是此案元凶,并指责巴基斯坦军队持续利用“穆罕默德军”等组织与印度为敌,包括总理莫迪在内的军政高层以及社会各界热议对巴基斯坦实施报复。例如,莫迪在袭击发生后召集内阁国家安全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内政部长拉杰纳特、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及财政部长贾特利等人,并听取了总理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的情况汇报。
巴基斯坦政府则反击印度的指责“未经任何调查”,总理谢里夫及外交人员在联合国大会等重大外交场合要求国际社会关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巴基斯坦军队则举行大规模空军演习,强调已经做好了一切军事准备。巴基斯坦“自由克什米尔”领导人马苏德表示,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这使得印度不敢对巴军事冒险。
印巴全面开战可能性不大
9月29日,印军高调宣布越过克什米尔实控线对巴基斯坦一侧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巴基斯坦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巴军则表示“进行了有力的还击”。然而,双方都不愿意全面开战,保持了整体克制,无论在表态还是行动上仍然留有余地。首先,印度并未放弃“战略自我克制”。在表态上,印军29日在宣布对巴控克什米尔实施越境军事行动的同时表示,此举是指为了应对恐怖袭击的自卫行动,没有后续行动计划,并且已经向巴军通报了这一行动。在行动上,根据印度方面披露,此次越境军事行动局限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并未涉及巴基斯坦本土。
其次,巴基斯坦无心与印开战。目前,巴基斯坦军队第一要务仍是反恐,打击各类极端组织,彻底改善国内安全形势,同时为中巴双方联合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保驾护航。谢里夫政府更是将保证走廊建设视为执政的重中之重。在巴基斯坦军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走廊推进整体顺利,重大能源、基建项目纷纷落地,有望在2018年之前顺利完成早日收获项目。在此情势下,巴基斯坦当局显然无心与印度轻启战端。例如,谢里夫多次强调希望与印度就恢复克什米尔地区的和平进行对话,指责印度为对话预设前提。
此外,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都希望维持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积极撮合印巴尽早展开对话,避免军事冲突进一步升级。以上大国的积极斡旋和保持中立,显然有助于维持印巴关系的整体可控,避免引爆全面战争。
搁置争议求发展是出路
如上文所言,印巴全面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双方都保持很高指责调门,彼此敌对行动不断。例如,印度炒作俾路支斯坦问题,试图以此反制巴基斯坦攻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存在“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例如,印度总理莫迪在今年印度独立日演讲中首次公开提及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问题,暗示支持巴基斯坦境内的分离主义势力。此外,印度还公开表示,印度内政部已经收到“俾路支共和党”领导人布格迪获得印度身份证和旅行文件的申请,表示将尽快处理这一申请。此事引发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弹。例如,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年初巴当局抓捕试图在俾路支斯坦煽动暴力的印度间谍亚达夫,此次印度又公开干涉巴基斯坦内政。
巴基斯坦和印度同为中国的邻国,是中国政府构建和谐周边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方而言,印巴关系保持稳定利于南亚乃至中国大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维持西南边陲的良好发展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中方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南亚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缘板块,是“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途径地。其中,“中巴经济走廊”更是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肩负着夯实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打造“一带一路”样板的双重使命。为保证该走廊的顺利实施,中巴双方付出巨大努力。如,中方投资总额高达400多亿美元,项目涵盖能源、基建、产业园区等多种类型,均是针对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而量身定做。巴基斯坦在从联邦预算中专门拨款投入走廊建设,并且全力保证走廊安全。为此,巴当局成立了专门负责走廊安全的特别安全部队,其中主要负责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安全的北线部队已经部署到位,负责走廊南部安全的南线部队也在筹备之中。
但必须指出,印度对于中巴经济走廊态度比较消极,不断以走廊途径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系印巴争议地区为理由与中方交涉,甚至提出抗议。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考虑这一问题。一方面,印巴应采取更广阔的视野。在20世纪60年代,中巴联合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同样要经过巴控克什米尔,印度当时却并未提出类似意见。此外,尽管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存在争议,但争议地区照样需要发展经济,不意味着克什米尔地区就应该自我封闭和止步不前。自独立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了若干次战争和冲突,但双方均未能独占克什米尔,至今仍是以实际控制线为界各管一块克什米尔地区。因此,战争无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既然如此,可以尝试“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中国式思路,推动克什米尔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与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恢复实控线两侧的经济往来,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在经济合作中改善彼此认知,建立相互信任,营造深入合作氛围。这不仅能够避免克什米尔地区再起战端,还能为两国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三方可以合作推动互联互通。
21世纪既是开放的世纪,又是发展的世纪,更是合作的世纪。南亚作为独立的地缘政治板块,其内部互联互通和经济联系水平却非常之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恰恰为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例如,中巴经济走廊完全可以从巴基斯坦东部向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邦延伸,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再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有望连接中国西南和南亚东北部地区,推动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南亚腹地的彼此连通。(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所所长助理)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