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中国对非法仲裁说“不”

《北京周报》记者 丁盈  ·   2016-07-0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南海仲裁案;中美智库;对话
打印
纠错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接受《北京周报》采访。(丁盈摄)

    (北美分社 华盛顿报道)7月5日,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华盛顿举行,该对话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联合举办。对话期间,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将绝不会接受菲律宾单方提起的非法诉讼仲裁结果,非法裁决不仅会损害南海相关国家的利益,从长期影响看,菲律宾滥用仲裁的先例会损害国际法的权威。而美国也会因为同菲律宾的盟友关系,自身利益受损。

 

  三大原因决定了中国不接受非法的“仲裁”

  黄仁伟强调,不管仲裁庭的裁决结果如何,中国将绝不会接受。他给出了以下三点主要原因:

  首先,中国目前的领土主张即南海的“九段线”是基于中国对南海地区的历史性权利,也就是说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形成的,是不可回溯的。 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坚持,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菲律宾对于南海的领土要求违背了历史性权利不可回溯的原则。

  其次,菲律宾单方面提起诉讼是滥用仲裁的行为,国际海洋法法庭应菲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仲裁庭对本案没有管辖权,仲裁庭在一开始就不应该接受菲律宾所谓的“起诉”, 因此仲裁庭即将作出的裁决,是扩权、滥权的非法产品,不具任何法律效力。

  第三,此次的南海“仲裁”一事无疑是由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在背后人为驱动,中国绝对不能接受一个基于这种原因而产生的所谓仲裁结果。

  黄仁伟重申,中国对于“仲裁”结果的不接受是基于法理的。

 

  “仲裁”之后没有赢家

  黄仁伟提醒,一旦仲裁结果宣布,产生的后果将对各方都不利,而国际法的权威也同样会受到冲击。

  菲律宾滥用仲裁的行为将会给国际上其它领土争端问题开启一个非常坏的先例,黄仁伟强调,国际法权威受到损害很容易导致世界秩序的不稳定,这个后果将是任何一方都不能承担的。因此,无论“仲裁”结果如何,任何一方都不会是赢家。

  近期,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多次表示愿意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继续谈判和对话,充分表明了菲律宾已经意识到这次“仲裁”会损害它同地区大国中国之间的更大利益,黄仁伟指出,而美国声称的所谓关注南海“自由通行”,但实质上中国对于南海的主权要求对美国的“自由通行”并没有任何损害。美国作为一个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对于公约内国家指手画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