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联合国秘书长公开竞选的台前幕后

金彪  ·   2016-05-0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联合国秘书长;竞选;时事
打印
纠错

  2016年4月12日, 9位新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公开亮相,陈述他们的竞选立场,并回答会员国、区域组织和公众的提问,各国民众都可以向候选人提问。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秘书长候选人进行公开面试。

 

  台前各候选人公开竞选

  在这次秘书长遴选过程中,除了公开竞选之外,女性话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联合国历史上的8任秘书长都是男性,女性在联合国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并不多见。有不少会员国也呼吁,联合国需要女性出任秘书长。在这次公开竞选的9位候选人中有4位是女性,有可能产生首位女性秘书长。女性候选人更是竞选中纷纷表示将积极推动性别平等。摩尔多瓦前外长纳塔利娅•盖尔曼称如果当选,首要任务是任命有能力的女性担任重要职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表示积极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保加利亚前外长伊琳娜•博科娃表示21世纪应是为性别平等做出真正承诺的世纪。联合国能否出现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领导有193个成员国的最具普遍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最重要职责就是本着独立、公正、诚信的原则,防止国际争端的产生、激化和传播,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权威。联合国秘书长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既需要通过公开渠道也需要利用个人魅力。秘书长职位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联合国秘书长需要领导和管理能力已得到证明,并且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掌握多种语言具备很强协调能力的人士。这次的9位候选人从个人资历、能力角度来说都具备成为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秘书长责任重大,承载着各国人民的重托,以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公开遴选是顺应了民意的呼声,但最终谁能当选不仅仅取决于个人魅力。

 

  幕后小国竞争大国定舵

  在联合国秘书长遴选过程中,公开化透明化、性别平衡等新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但是有一些"潜规则"仍然依旧。联合国秘书长任期五年,还可以连任,虽然对秘书长五年任期的届数没有限制,但至今为止没有人任期超过两届。秘书长职位每十年各大洲进行区域轮换。在过去的8位秘书长中,来自西欧的有3位,亚洲的有2位,非洲的有2位,南美洲的有1位。依照区域轮换的不成文规定,第9任秘书长应该来自东欧。本次竞选秘书长的候选人、马其顿前外长、第62届联大主席斯尔詹•克里姆表示,该轮到东欧人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了。另外,联合国秘书长一直是"小国竞选大国定舵"。联合国秘书长都是来自小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都不参与竞选,但是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可以获得一个副秘书长职位。虽然联合国秘书长是为联合国服务,淡化其国籍,不是对个别国家负责,但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来自小国,不仅仅是由于来自小国的身份更容易被各方接受,最关键的是为了平衡大国利益,避免个别大国过于强势。但是,谁能最终当选,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大国手中,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候选人有一票否决权。秘书长候选人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是当选的必要条件,一些候选人在秘书长换届的前一两年就开始访问五个常任理事国寻求支持。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能决定候选人能否当选,还能决定秘书长能否连任。在联合国的8任秘书长中唯一没有连任的是今年2月刚刚去世的加利,加利未能获得连任的主要原因是公开批评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在谋求连任时被美国一票否决。2009年潘基文公开批评美国拖欠会费,引起白宫的激烈反映,最后潘基文不得不公开道歉。无论是在联合国秘书长竞选还是在寻求连任过程中,与大国的关系如何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次的联合国秘书长遴选过程中出现了广受欢迎的改革,也表明了联合国进一步改革的决心,但是一些长期存在的"潜规则"并未改变,实质是联合国由大国主导的局面并未改变。联合国作为雅尔塔体制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虽然70多年来,各国实力此消彼长,但国际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短期内联合国由大国主导的局面不会发生变化。作为秘书长的候选人来说,利用国家资源获取大国支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新掌门人任重道远

  无论谁当选,对于下一任秘书长来说领导联合国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任重道远。首先,新任秘书长需要面对联合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议题过多效率低下,机构臃肿,财政困难,在应对全球性问题过程中力不从心并且面临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机制的竞争,安理会等机构改革进程缓慢等。加快内部改革进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秘书长毫无疑问是推动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力量。在公开陈述中,一些候选人也纷纷表达了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想法。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达尼洛•图尔克表示,如果当选将加速推进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改革。另一位候选人克罗地亚议会副议长、前第一副总理兼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部长韦斯娜•普希奇表示,如果当选将简化联合国的决策和报告程序,使之更透明,具有可问责性。改革是联合国及其掌门人面临的长期任务和目标。

  其次,新任秘书长还要面对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完成2015后发展议程目标,推动世界人权和法治进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适应全球化形势发展强化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是联合国及秘书长面临的重要任务。参加竞选的候选人对联合国面临的艰巨任务都有清醒的认识。黑山副总理兼外长伊格尔•卢克希奇在在竞选中誓言重塑多边主义。塞尔维亚前外长、第67届联大主席武克•耶雷米奇表示要把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置于联合国工作的中心。对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国际社会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合作解决。目前,全球治理的兴起与发展是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的机遇。联合国要成为全球治理的主导者,在内部需要协调会员国立场形成政治共识,加快改革进程,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在外部需要与其他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加强合作。在此过程中,联合国秘书长虽然权力有限,但既是掌舵者也是协调者。

  秘书长的公开竞选成为联合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增强组织活力、凝聚会员国共识的新起点。无论是哪位候选人最终当选,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协调好大国利益,处理好与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关系。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国际社会需要强大的联合国,规模庞大的联合国需要能力出众、长袖善舞的秘书长。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