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解读“十三五”

《北京周报》记者 兰辛珍  ·   2016-01-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十三五规划;解读;时事
打印
纠错

  编者按:2015年10月26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讨论并通过制定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计划的建议。201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将通过 “十三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如何理解这一规划?规划有哪些重点?本文对此做一粗析。

 

  一、“十三五”的历史使命和总体基调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针对“十三五”规划进行重要阐述。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又对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做了说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十三五”规划是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十三五”规划是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五年里该如何走得既稳又好,对于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局至关重要。

  2、“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三五”规划建议客观分析了中国“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综合判断是: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在这一综合判断下,明确了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及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是确定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按照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底线应该是6.5%以上,主要依据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

  经济保持年均6.5%的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是科学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

  2、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创新。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中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面对新旧发展动力衔接问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是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来源。具体而言,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均迎来发展新机遇。一些新型孵化模式,比如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得到支持并推广。

  3、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三五期间中国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十三五”期间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在加快价格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基础上,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体制机制改革在解决过去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弊端和问题的同时,将使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5、推动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等,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三五规划对解决这一问题作出部署,主要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6、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将进一步凸显,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生态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推进绿色革命,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是时代的要求。十三五规划从工业、农业、能源使用、资源利用、技术改造、环境治理、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部署。

  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因此“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从“十三五”规划来看,中国将更加注重双向开放,金融业的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亚投行、金砖银行等等,是十三五对外开放工作中的重点。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8、完善民生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特征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机会公平,保障有度的。“十三五”规划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人口政策、收入分配、精准脱贫等全方位入手,努力实现小康的全覆盖。

  这些目标的设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符合国情。规划深入分析了国内国外发展环境,充分考虑“十二五”发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因应时势丰富了目标内涵。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不仅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既定目标,还必须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常态下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贴近百姓。这些目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各级政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

 

  三、关键字透视规划新内涵

  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也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

  三大关键词:“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

  规划提出的“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引人注目,更令人期待。

  建设“美丽中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是重中之重。“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新任务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要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必须把人民的健康问题解决好。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源头性工程。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平安中国建设才能拥有不竭动力。

  新提法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有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三大战略”:网络强国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五大工程”: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四大领域”: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五招“绿色大棋”: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进能源革命、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精准扶贫脱贫路线图: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