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0-08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标签:世界看中国;责任;时事 | 打印
| 纠错 |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无数中国人走向世界,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看世界,与此同时,世界又如何看待中国?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美国《赫芬顿邮报》的这句评述,或许正能代表世界眼中,中国现在的形象。
① 角色: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今年年初,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发文章《对中国外交2015可以期待什么》,按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一年一度的记者会上的表态,列出四大项2015年中国外交值得期待的作为。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利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契机促进国际组织改革,与俄罗斯关系获得切实成果,以及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如今,一年已过3/4,当初制定的许多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这一年,中国外交亮点很多,既有硬实力的展现,也有软实力的长袖善舞。
最近习近平访美,毫无疑问是中国外交实力的综合呈现。美国《外交政策》网站称,习近平在西雅图的演讲不回避中美关系敏感问题,对经济改革、网络安全等美方关切的问题均做出回应,体现出他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决心。
而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政策演讲,则被美国《石英》杂志视为中国正努力发挥作为全球主要大国更大的作用,彰显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自信。
每一次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就称,习近平此前的访欧之行,关系到欧洲与其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之间的关系发展。
日本《外交学者》则注意到,去年一年,习近平出访了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还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主持了亚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以“大手笔”在主场和客场的舞台上展现风采。
不久前的“9·3”大阅兵,同样举世瞩目。英国路透社称,此次阅兵展现了中国对其力量的信心和不断增长的军事自信。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认为,通过这次阅兵,中国实现了一次意义重要的外交胜利,军力与国际地位上了一个大台阶。
嗅觉灵敏的外媒发现,在向世界伸出友好之手的同时,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纽约时报》就认为,中国谨慎地走入了大国角色。比如在阿富汗和谈中,中国公开斡旋,这在该报看来,是中国首次就一项既敏感又重要的地缘政治事务担当真正的领导角色。
在伊核问题中,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观察到,由于中国与伊朗的友好关系等因素,让中国可能成为谈判关键的“和平使者”,而这已成为不少西方观察家的共识。
在亚洲地区,中国也在地区安全与发展中展现独有的影响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北京的拥抱”,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的外交画面正逐渐清晰,中国正以多种多样的外交手段,希望尽可能广泛地深入亚洲各个地区。
去年底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之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习近平的话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而这,无疑是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核心背景。
② 作用:为世界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也是世界关注的另一焦点,因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举一动,对全球产生的是不可忽视的影响。
英国《卫报》网站直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产生了全球作用。无论在西方经济步履维艰时的驰援,还是之后允许货币稳步升值,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对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该报认为,当下关注中国经济,不应过分关注标题性的GDP数字,忽视中国深层结构性改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也认为,动辄唱衰中国经济,是一种“短视症”。他列举了中国自2008年以来帮助稳定世界经济大局的贡献后指出,西方如今对中国经济表现出的恐慌,更大程度反映的是对自身经济脆弱状况的不安,不知失去了中国这个高速增长的火车头,经济增长还能靠谁。
外媒还注意到,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已初见成效,经济正在企稳。
过去三年间,中国经济放缓引发了一些外界的担忧。但在彭博专栏作家李伟看来,如果观察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基本面,却是另一幅景象:在经历了一段短暂、不可避免的转型期之后,中国势将开创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纪元,并继续推动全球繁荣发展。事实上,中国当下7%的经济增长率,仍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
彭博社数据显示,百度指数中网络用户对中小企业的兴趣9月份出现反弹,阿里巴巴全网网购价格指数增长,而高端酒店消费指数则达到创纪录新高,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下降速度正在放缓,硬着陆风险降低。
就连一向被称作全球经济“末日博士”的美国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都斥责外界对前段时间中国股市暴跌的惊慌反应是“过分的、没有道理的、缺乏理性的”。而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则在美国《评论汇编》杂志网站撰文称,中期来看,只要中国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就将一直是全球GDP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来自投资者的信心更为重要。
“我们相信,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增长故事,并将继续提供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美国环球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霍姆斯在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撰文称,中国已经开始从制造业转向消费和服务业,出境游、电影票房收入和电子商务都在激增。
美国商会则在最近提交给奥巴马政府的报告中说,尽管中国已经为美国公司提供了6000亿美元的市场,但“应该不止这些”。
甚至,呼唤中国投资的到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英国《金融时报》刊发的文章指出,尽管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增长很快,但总的体量还很小,目前美国各地的地方官员正在大力吸引中国投资。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就发现,随着中国在南美洲的投资不断加大,中国提供的物流基础设施能很好地刺激区域间贸易和地区价值链的形成,这些来自中国的投资,不但能使南美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甚至有利于该地区加深区域一体化。
2下一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