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全文

  ·   2015-09-22  ·   来源:央广网
标签:习近平;《华尔街日报》
打印
纠错

  《华尔街日报》:作为中国国家主席,您出访了世界上很多国家,您的夫人彭丽媛女士因为她作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工作被大家熟知。从您个人经验来看,您觉得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而中国老百姓又对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习近平:1985年,也就是30年前,我曾率团前往艾奥瓦州考察农业技术,那是我第一次到访美国。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我多次来过美国,也在中国接待过许多美国友人。从这些交往中,我切身体会到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怀着十分友好的感情。我的夫人长期从事声乐表演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担任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机构和人士有很多交流,她也有同样的感受。

  国与国交往始于人民。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源远流长。早在230多年前,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远渡重洋来到中国。70多年前,在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美国人民”跨越海洋和地心引力气义无反顾前来中国帮助我们。36年前,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新的一页。实践证明,中美两国友好可以跨越时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国与国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不理解的问题,但这就是生活。既然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制度、发展水平、生活方式,那就肯定会存在一些相互不那么好理解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一切看上去不可理解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想去理解并努力去理解,而不要排斥。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国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中谋共赢,在合作中同进步,让中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成果。

上一页1234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