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17 · 来源:新华社 |
标签:天津;污染;独流;时事 | 打印
| 纠错 |
一名渔民在独流减河上捕鱼。河水呈现红黑色和绿色相间的景观(7月16日摄)。
独流减河是天津市一条重要的行洪河道,全长67公里,流经静海县、西青区和滨海新区南部。它也是亚洲东部候鸟南北迁徙重要一站——北大港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十年前,独流减河就曾因上游排污变成一条“酱油河”。近日,记者再次沿途走访,发现两岸企业排污如常,河水污染依旧严重。
记者在西青区张家窝镇西琉城村附近流域看到,左岸大堤一侧的支流已经变成酱红色;水体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干涸后的河床,残留着红、黄、绿、蓝等各色物质的痕迹;岸边不时出现的死鱼被蓝色物质包裹;附近桥梁的桥墩,也被污水浸渍成了黄色。
据了解,西琉城村附近流域分布着10多家金属企业。记者在其中一家附近看到,污水通过简易下水道直接排入河道,出水口早已被黄色沉积物覆盖,不远处的泵站也被污水染成黄色。
今年6月,这段河流曾发生过大面积变色。环保部门调查认为,造成污染的原因,一是水源调度过程中底泥上浮,多年积累的污染物被释放进入水体;二来也怀疑周边企业存在偷倒废酸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多年来,遭受污染的河水一直影响着两岸居民。迄今已发生多次污水浇坏庄稼和致死鱼、鸭的事件。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 摄
上一页1235下一页下5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