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教育评价改革需整体推进“四个评价”

熊丙奇  ·   2020-10-2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教育评价改革;学校教育;民生
打印
纠错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提出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四个评价”抓住了我国当前教育评价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大亮点。而要落实“四个评价”,需要把“四个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推进,同时,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总体方案》开篇即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也称为“五唯”)的顽瘴痼疾。而实施“四个评价”则是破“五唯”的治本之策。从根本上说,存在“五唯”评价问题,主要原因是实行结果评价。如以一次集中考试的结果评价学生,这就把学生、学生家长引导到关注考试分数上,我国虽然一直在推进中高考改革,以及小学、初中的评价改革,但是,由于中高考基本就按一次考试的分数选拔学生,导致改革的成效并不理想。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难以减下来,原因也在于此。 

    

突破结果评价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就不再是只以一次升学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而要把受教育的过程以及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也纳入评价体系。这要求学校必须重视教育过程,给学生完整的教育。我国要求所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做到“五育并举”,但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劳育的问题,就因在之前的结果评价中,这些教育不是评价项。如果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也纳入评价体系,那么,将引导所有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总体方案》提出,要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 

  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就特别重视过程评价。比如,美国也有统一考试,SAT或者ACT,可是大学录取学生,并不是按这一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而只是把这作为一方面评价指标,在SATACT之外,大学要看申请者的高中所学课程及课程成绩,高中综合表现与特长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但是,他们并不是就按高考成绩进行录取,而是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还要考察学生的其它方面表现。对于社会舆论关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推进过程评价的思路,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很显然, “四个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局部推进。比如,对于增值评价,普遍的理解是,要看学生的变化“增量”,当初入校时的表现如何,毕业离校的表现如何,如果变化大、进步快,那表明教育所起的作用大。这相对只看学生毕业时的表现是有进步的,可以引导学校、教师转变对学生,尤其是之前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的态度。但是,如果增值评价,还是基于分数,那么,则仍旧没有突破“唯分数”评价。 

  我国有的地方也已经探索增值评价,按照学生进校时的成绩,给高中下达升学指标任务,超过这一指标任务就获得更高评价。这对一些普通高中是“利好”,得到的评价会超过重点高中,然而,说到底,这还是唯分数与唯升学评价。这就要求在探索增值评价时,健全综合评价。不能只进行分数角度的增值评价。 

    

实施综合评价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 

  在教育部10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目前全国有一家,云南省已经做到了从今年开始体育中考跟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100分。 

  我国从1993年起,就有地方把体育纳入中考,2007年,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把体育作为中考计分科目。但是,在把体育纳入中考后,依旧存在不重视体育的情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为53.6% ,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对此,有不少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考体育分值还不够高,以及体育并没有纳入高考。沿着这一思路,解决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以及把体育纳入高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进一步提高分值,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会不会出现“应试体育”倾向,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发展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技能的作用,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落实意见提到的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在笔者看来,应该结合前不久发布的《总体方案》,对体育科目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而不是就把一次集中测试的成绩作为中考体育成绩。同时,各地政府教育部门要保障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并监督学校开齐开好体育课,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每天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完成一个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 

    

    

提高评价公信力

  而优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探索综合评价,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公信力。毋庸置疑,结果评价是最易操作、公平可见的评价,但这是很脆弱的公平,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进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会引入人为因素,要树立公信力,就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全社会要认识到推进“四个评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能再固守结果(分数)公平观,比如,质疑高校不录取笔试第一的学生。在结果评价体系中,笔试第一肯定被录取,但是,实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后,笔试第一者的综合评分可能不高,这是很正常的,不能由此就质疑有猫腻。 

  实施过程评价、综合评价,都依赖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让评价摆脱非教育因素影响,就必须提高学校的现代治理能力,这是树立“四个评价”公信力的关键所在。《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这对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极为重要。(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