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守初心担使命,答好乡村振兴“新时代答卷”

秦风  ·   2019-07-18  ·   来源:中国网
标签:乡村振兴;全面小康;民生
打印
纠错

  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必须完成的“新时代答卷”。7月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已经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定必胜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硬仗。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是关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题”。事实也已充分证明,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成为农民富裕的有力抓手。而今要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青山绿水、村美人和的新乡村。

  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保障。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党支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要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能力。必须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好民生改善这篇大文章。这就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配套公共服务,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成为现实,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就应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者系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