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3-08 · 来源:新华社/北京周报 |
标签:飞机;“保姆”;玛丽亚;民生 | 打印
| 纠错 |
玛丽亚和同事等待即将抵达检查区域的飞机(3月6日摄)。
藏族姑娘玛丽亚从事航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已经7个春秋。2007年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读大一的她想要从航空服务专业转去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学习时,好友们纷纷表示不理解。选择机械维修,意味着毕业后要成为一名检修飞机的机务人员。这是一项对体能要求很高的技术工种,从业者多为男性。班上的40多名同学,只有4名女生,她和男生一样操作电焊,打保险丝,手被划伤划破是常事。
2010年,玛丽亚来到西藏林芝米林机场,成为民航西南片区唯一一名在一线工作的女机务人员。固定飞机轮胎用的轮档,男同事一下子能拎4个,她一开始只能勉强拿两个。为了能像男同事一样胜任这份工作,她一下班就爬山、骑自行车,加强体能训练。如今,成为同事口中“女汉子”的玛丽亚一次也能拎起四个轮档。
凭着对工作的热爱,玛丽亚考取了淘汰率颇高的飞机维修执照,从普通地面勤务,一跃成为一名真正的机械师,可以独立完成航班的故障排除。“我喜欢这项工作,每排除一个技术故障,每送一架航班安全起飞,那种成就感都是实打实的。即便再苦再累,我也是快乐的。”已经成为机械师的玛丽亚这样说。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2345下一页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