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楼宇烈:人类不能沦为科技的奴隶

《北京周报》记者 潘小乔  ·   2017-06-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创新;传统文化;科技
打印
纠错

  中国传统文化以最简单的语言,揭示了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道理,人将这样的道理践行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种创造创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第五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上表示。

  该论坛于6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题,邀请海内外知名文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应用。

  楼宇烈认为,充分理解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应当保持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人的主体性,不能沦为物的奴隶,成为科技的奴隶。

  论坛开幕式由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持。于丹还发布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报告以北上广15周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选取了3024个有效样本,对传统文化认知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当代中国人对“仁义礼智信”的概念认知度一般,但内涵认同度非常高;当代中国人对传统行为方式的概念认知度一般,但内涵认同度较高,“家庭和睦”的概念认知度和内涵认同度均高,而人与自然的概念认知度在同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中相比是最低的,但是内涵认同度并不低。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是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智库机构。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创办于2013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