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科技 >> 正文

盘点2015科技圈:分久宜合 合久宜分

  ·   2015-12-31  ·   来源:中国网
标签:盘点;科技
打印
纠错

  中国网财经12月31日讯 临近年末,常会有一些企业和人事分分合合的新闻,已经不足为奇。但未曾想到今年的收尾之作却这么“惊心动魄”。

  12月18日,当TCL集团宣布与乐视联姻的时候,业内无不震惊,斗法多年的互联网电视代表和传统电视企业代表最终牵手走到了一起,很难说乐视的“颠覆”之梦到底算不算实现了,但却印证了那句话:论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在千余年后总结了三国时期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然而当下只看2015年,“必合”、“必分”未免太过绝对,笔者通过盘点2015年的新闻大事件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圈还是家电圈,“分久宜合,合久宜分”才更加贴切这一年的重点。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

  2013年的年末,一场关于打车市场最火爆的补贴大战打响,恰逢腾讯大力推广微信支付,滴滴打车的支付补贴行为立刻出现在了市面上,风口的补贴、背靠腾讯的大力输血,让叫车出门成为全民的选择。

  另一边,作为滴滴的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快速做出反应,这家诞生在杭州的公司果断地选择了站队阿里,而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在这时也急需找到抵抗微信支付的方法,快的成为其最好的出口,减免大战爆发。

  疯狂的补贴成为2014年整年最热门的话题,在最疯狂的月份里,两家公司均因补贴行为而导致月开支高达数亿人民币。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在滴滴与快的为争夺出租车市场发动的“烧钱大战”中,双方共补贴超过24亿元资金。

  于此同时,疯狂的补贴下也诞生了一大批刷单族,两家公司同时面临对手和刷单行为的夹攻;相关数据显示,刷单行为让两个平台每月浪费的费用高达数千万。

  不过,补贴行为让两家公司快速在传统的出租车市场上切下蛋糕,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但是由于政策的调整,从出租车到专车服务的延伸成为一时间最热门的话题,高频切低频、用出租车的业务带动专车的业务,滴滴和快的都动用了一切资源投入专车市场。下半年,双方又将重点放在“专车”上。

  但,专车市场面临更大的监管的压力,大量社会车辆的出现引起政府的关注;就在此时,新的竞争开始大量出现,易到用车、AA用车、神州专车、Uber,都于同一时间在市场上参与竞争。

  在外部竞争压力、政策不成熟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下,加上长时间补贴导致的资本压力,最终两家公司的最主要股东--腾讯和阿里达成协议,让两家企业最终走到一起。

 

滴滴快递与吕传伟“分”

  从目前来看,滴滴在整合之后占据主导,快的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人员上看,快的的创始人团队已套现离开,此前的CEO吕传伟也在江湖上消失。

  在品牌方面,滴滴打车转型为滴滴出行,集合了快车、顺风车、专车、出租车等几大业务线,而快的打车、一号专车则被弱化,从产品更新上看,快的打车的安卓客户端最近版本更新据现在已经有3个月了,可见从产品和品牌上,快的被慢慢弱化。

 

58与赶集“合”

  在经过10年竞争之后,两家分类信息平台终于走在一起。两家公司此前的业务处于高度竞争状态,58同城赶在对手之前于2013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并且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腾讯的支持。

  在业务拓展上,58同城显得更加激进,并购中华英才网、安居客,以及投资大量O2O企业如e代驾、呱呱洗车、美到家、土巴兔等,将其整合进58到家业务体系;另一边,在合并之前,赶集一直发力招聘和二手车业务,并对外传递将于2015年赴美上市的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能否同时容纳两家业务相同的企业值得商榷,毕竟此前优酷、土豆就是很好的案例。

  此外,由于双方都在重金押注O2O,很多业务无论竞争也好,投资也好都在暗自进行,同样因为竞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从4月份宣布合并距今,双方的业务进行了大量的整合,从此前内部透露的新公司的架构体系上,集团由姚劲波、杨浩涌管理,下面分设多个事业部,其中58将原有几大业务线注入新公司,新增了58白领招聘及中华英才网的业务,而赶集新增几个板块--快招事业部、新业务事业部、好车事业部,仍由赶集高层负责。

 

58赶集与杨浩涌“分”

  有媒体评价,在众多巨头合并案中,58同城和赶集网是最和谐的一对。不过,甜蜜期仅仅七个月,杨浩涌就离开,令人唏嘘。

  日前,58同城宣布将拆分二手车交易平台——瓜子二手车(以下简称“瓜子”),其控股的部分股权将转售予杨浩涌。杨浩涌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持有该部分股权,同时正式辞去58赶集集团联席CEO职务。

  纵观行业内的几次大合并: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都会面临“老大”强势登场、“老二”弱势沉寂的局面。毕竟,商场如战场,任何决策战略和执行行动必须高度统一,容不得半点杂音。“一山难容二虎”的现象在商业环境中更加明显。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巨头的合并,其中一个创始人离去是大概率事件,即便公司整合较为顺利,但是由于其中一个创始人的地位会出现降低,因为个人价值取向原因往往会离去。而这对于公司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

 

美团与大众点评“合”

  一家是创立了5年的生活服务团购网站,一家是创立了10多年的吃喝玩乐平台。团购让大众点评从盈利走向了亏损,也让双方的发展都陷入了瓶颈。

  资本上,双方都已经完成了大额的融资,但是团购的低毛利,以及人员、市场等费用陡增让美团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新一轮融资的难度增加,而大众点评这边也面临发展的抉择,去团购化的同时如何能盈利是个问题。

  多重因素促进下,双方在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宣布合并,以5:5的比例注入新公司,各自创始人王兴和张涛任联系董事长兼CEO,此外双方公司将保持独立运营。

 

大众点评与张涛“分”

  11月份,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了新人事任命之后,大众点评CEO张涛与公司挥泪告别。张涛抱着其他几位创始人痛哭的画面颇为让人唏嘘。消息称,这场名为“致敬老男孩,青春不散场”的活动,实为大众点评的散伙饭。与此同时,另两名点评“元老”大推广事业群负责人李璟和首席服务官王雨也将退休。

  据称,张涛在内部信中称,将“从管理一线,转向长期战略规划”,更倾向于在公司战略上发挥作用,邮件也并没有提到直接向张涛汇报的高管。这一消息一出,外界纷纷传出大众系将被“踢出局”或者丧失独立性已经没有悬念。

  作为一个偏向稳健、低调的创业者,张涛贸然退出应有着某种难言之隐,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张涛应该会对于自身稳定的团队谋好后路,所以在退出后是否会有相应的交换条件也未可知,王兴虽然作风侵略如火,擅长一剑封喉,颇具狼性,但行事冷静理智以大局为先,必然会考量好大众点评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对于新美大的未来发展哪种模式更有利。

 

携程与去哪儿“合”

  在去哪儿大股东百度的撮合下,双方还是走到了一起。

  双方过去在业务上大量竞争,其中以酒店机票等标品业务上的竞争尤其明显,去哪儿上市至今无法盈利,年亏损达27亿人民币,反观携程因为去哪儿在市场的投入,被迫加入补贴大战,在去年四季度出现破天荒的亏损,这被外界认为双方竞争已然白热化。

  双方走到谈判桌已经多次,历时长达2年之久,但是双方背后的在股东层面相对分散,多是二级市场流通的投资者,于是百度充当了说客。

  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一项股权置换交易,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百度将去哪儿的控制权转让给了携程,使得自己成为携程最大的机构股东。

 

去哪儿与庄辰超“分”

  在两家合并的消息公布后,有媒体分析称,不出意外,随着携程和去哪儿的合并,去哪儿CEO庄辰超将在不久后离开这家他一手创立的公司。这算不上一个落败者的撤离,甚至一切都是在他的计算之中。

  在他看来,自从百度2011年以60%的股份成为去哪儿大股东之后,他就考虑过将来有一天会离开:这几年,去哪儿和百度的融合并不好,矛盾重重。作为大股东,百度在流量上对去哪儿帮助并不大,且旗下百度地图等业务也和去哪儿有诸多冲突。

  事实上,就在前几天融360刚刚完成了d轮10亿人民币的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已经成长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家独角兽公司。这是庄辰超作为幕后创始人的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即使在去哪儿期间,他也在这家公司投注了巨大精力,以至于早在2013年左右,去哪儿内部就屡屡传出庄辰超要离开的消息,融360就是原因之一。

 

通信圈“以为三国杀,原来是一家”

  分分合合的景象并非指出现在互联网圈子,通信圈亦然。

  年内,多次传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并的传言,虽然官方都没有证实,但三大通信运营商的集体换帅暴露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的关系。

  和今年5月4日“三桶油”同一天完成换帅颇有几分相似,8月24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一把手”在同一天完成了新旧交替,有退休、有调任还有对调。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工信部副部长尚冰任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奚国华不再任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王晓初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党组书记,不再担任中国电信有关职务;常小兵任中国电信董事长、党组书记,不再担任中国联通有关职务。12月,因涉嫌违纪被查。

  有媒体曾经发表感慨称:“以为三国杀,原来是一家”。

 

家电圈里的“分分合合”

  同样,家电圈也在热热闹闹的上演着“分合”大戏,除了TCL与乐视的联姻之外,围绕OLED这一新兴显示技术,各家企业也在做着分分合合的选择。

  这一年,一直与三星PK OLED的LG不再孤独,国内“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双重身份的创维宣布力挺OLED,随着LG为代表的电视企业在大屏OLED领域日益强大,三星与大屏OLED电视“分手”。

  但近来有媒体报道称,在对手LG的组合拳猛攻下,三星多少有些焦虑了,终于“被迫”重启大尺寸OLED面板投资,与OLED再次“牵手”。

  除了创维与三星,海信也跟OLED上演“分合”好戏,从“绝对不做OLED”到“只要消费者喜欢OLED,海信也会全力推广”,海信与OLED分分合合,难以琢磨。

  除了围绕产品演绎“分分合合”以外,通过人事变动上演高层与企业“分合”好戏的当属康佳。侯松容、陈跃华、吴斯远、刘凤喜(在)、刘丹,多数人可能已经难以厘清康佳掌门人迭代的关系,万里波等副总裁及业务高管的离开都似乎成了这场戏中的配角戏份。

  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今年5月28日,深康佳董事会换届选举,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表比例为3:4,首次打破了康佳董事会一直由大股东主导的局面,大股东华侨城集团与中小股东由此展开董事会席位之争。彼时,中小股东夺得深康佳7席董事会席位中的4席,并任命刘丹担任公司总裁职务。

  然而,时至9月,深康佳部分中小股东代表在9月10日的投票中明确倒向大股东华侨城,随着刘丹、张民等4人辞职,此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似以后者出局而收场,代表华侨城的前任总裁重新掌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