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English FRANÇAIS
首页 >> 中国与非洲 >> 正文

拿什么拯救你,犀牛

《中国与非洲》记者 胡帆  ·   2019-08-15  ·  来源:《中国与非洲》
标签:野生动物; 保护; 犀牛; 肯尼亚
打印
纠错

  在肯尼亚,犀牛是国宝级的存在。疯狂的盗猎使整个非洲犀牛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肯尼亚全境剩下的犀牛数量约为850头。

  其中尤以北方白犀牛最为珍稀。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苏丹去世后,只剩下两头雌性同类,都是它的女儿。

肯尼亚为苏丹离世举行纪念活动

  野生生物对肯尼亚经济贡献巨大,到访肯尼亚的游客70%都会前往自然保护区参观。为保护珍贵的野生生物资源,肯尼亚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6年4月3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肯政府公开焚烧105吨象牙和1.3吨犀牛角,显示肯尼亚在推动全球禁止象牙和犀牛角贸易方面的决心。

  去年,肯尼亚政府专门成立了旅游和野生生物保护部,加强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因为盗猎猖獗,保护的措施十分严密:为每头犀牛配备警卫,24小时进行贴身防卫。

2016年,武装人员看守晚年的苏丹

  但是,这些警察依靠人工巡逻,工作强度大,效率也不高。去年,有59头犀牛死于盗猎者之手。为解决这个问题,肯尼亚找到了中国。

  中国的方案是一整套系统:“全天候多波段反盗猎探测系统”。坐镇监视指挥中心可以掌握全区动态;碳纤维无人机空中监视犀牛行踪;数字短波电台及时报告盗猎者一举一动;多功能手持热像仪可以远距离观察动物动态,不分白天黑夜。

  这套高科技反盗猎系统是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为肯尼亚量身打造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通过中科院的批准成立。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项目,先后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和2018年北京峰会上写入峰会的行动计划。

  系统化解决方案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教授介绍说,目前这套系统已完成研发,并且经过现场调试,通过了主管部门的验收。

  系统配备的微波传感器系统的监控半径长达10公里,每一分钟能扫过360度,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将数据传到旁边的光电设备,只需半分钟,高清图像就会出现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

  系统配备的碳纤维无人机可抗6级风力,搭载视频设备,最高可飞到千米空中,巡航半经10余公里;短波电话传输距离可达百公里,无需中继基站;未来北斗卫星覆盖非洲,反盗猎系统还可升级,可直接对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进行定位。

  其实,为非洲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技术援助,中国并非第一个。许多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已有过很多活动。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援助机构和渠道多、技术和设备来源渠道复杂,不能保障长期使用和维护,效果有限。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能够承担这项任务,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各部门的统筹协调。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由武汉植物园牵头,整合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所等19家国内单位,研究领域涵盖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农业学、遥感、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总部

  中心下设5个分中心,在非洲与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等15个机构合作,在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非洲生态与环境研究、非洲地理科学与遥感、非洲微生物及流行病控制研究、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领域开展活动。

  开展培训

  2013年,11名肯尼亚的学生来到武汉植物园,成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第一批学生。他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过半年的准备后,来到中心学习生物学。三年后,他们中的6人通过考核继续攻读博士,5人回到非洲,或去大学任教,或去相关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武汉植物园的首批肯尼亚留学生

  截止今年年初,研究中心共计招收非洲留学生149名,其中硕士122名,博士27名,他们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埃及、尼日利亚、卢旺达、津巴布韦等国。

  王青锋教授说,现在中心招收学生的专业覆盖面更广,包括动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农业学、遥感等等。学生的规模也在扩大,每年30-35人左右,包括硕士和博士生。

  培养采用的是双导师制,在中国和非洲各有一位导师。研究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其回国将要从事的,或者所在国急需的领域。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要结合本国需求,有一部分学习内容要回到国内学习,这样学成后能够很快地融入国家需要的各种岗位。

  这些培养项目得到中国各项奖学金的支持,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带一路”硕士生奖学金,每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生提供120个名额,免除学费,并提供生活费补助。

  除了招收非洲的学生来中国留学,中心还在中国招收对非洲感兴趣的学生。周亚东是王青锋的博士生,从2013年起的几年间,他每年都会穿越肯尼亚山进行科考,发现了多个植物新物种。

在非洲开展科研工作条件很艰苦,这是科研人员因路况差翻车的现场

  “既培养非洲的人才,也培养中国对非洲感兴趣的人才,为未来中非科技合作储备人才保证了合作的可持续性,对中心的长远发展有好处。”王青锋告诉《中国与非洲》。

  中心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切实针对非洲发展需要开展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涉及面更广,能惠及更多人。

  2018年12月3日至12月10日,由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现代高值农业技术培训班”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总部成功举办,共有来自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马达加斯加等10个国家的42名非洲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中心在非洲的培训现场

  目前,中心举办的培训超过15次,培训了200多人。“培训也是一种交流,了解非洲各个国家在不同研究领域关注、面临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对我们也有启发。”王青锋教授说。

  新征程

  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一个新的中国(湖北)-肯尼亚创新合作平台正在酝酿中。

  今年2月,肯尼亚高教科技部已派出先遣团来华进行前期访问,并于2月22日与湖北省科技厅进行对接洽谈,初步达成了整合现有资源共建“湖北-肯尼亚创新合作平台”的意向。目前,平台各项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依据湖北省科技厅的消息,该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与生态健康等领域创新示范;知识产权共享原则、技术示范与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鼓励和支持双方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组织在共同感兴趣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与人文交流;定期举办项目对接洽谈会、产品技术交流会等方面。

  根据规划,湖北每年将支持在肯尼亚开展1-2个先进适用技术示范项目;每年邀请3-5名肯尼亚青年科技人员来湖北短期交流;每年举办1-2次以肯尼亚及周边国家政府官员、科技人员为对象的科技管理或创新创业培训;每年组织双方科技、管理人员互访1-2次。

  对于这个平台的定位,王青锋教授解释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基础研究,解决的是民生问题。而创新合作平台则侧重于技术转化,希望促进非洲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在新的技术领域方面,从零开始起步,在非洲发展出产业化的市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腾讯微博
Facebook
Twitter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