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东鹏控股三季报亮眼,双品类5A 再添增长底气

  ·   2025-11-04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霜降已过,立冬将至,2025年全年业绩冲刺进入关键阶段。 10月27日晚间,建陶行业龙头东鹏控股(证券代码:003012)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01 亿元,瓷砖大零售渠道收入同比增长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 亿元,同比增长13.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1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19%;单季度维度,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2.91%,增速显著优于前三季度整体水平。

  在财报发布前夕,东鹏还成为首批通过陶瓷砖新国标最高等级 5A 级检测的企业。这份双重答卷,折射出企业短期抗风险能力,更暗藏长期增长的核心逻辑,远比单一数据更值得深读。

  01/

  逆势增长的韧性来自哪里?

  投资者最关注的核心命题,始终是企业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从东鹏控股三季报数据来看,其韧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渠道、产品、运营效率的系统性优化。

  从渠道结构看,零售赛道已成为业绩“压舱石”。在房地产工程端需求收缩的行业共性压力下,东鹏将资源聚焦于大零售渠道,前三季度瓷砖大零售收入、销售面积双增,反映出终端动销效率持续提升。这一成果背后,是终端布局的扎实推进——报告期内累计新建门店196家、重装升级224家,通过“体验式场景化”改造与“线上引流 - 线下成交”闭环运营,有效激活了从核心商圈到县域市场的消费需求,成功对冲了工程端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结构看,高端化升级持续释放盈利潜力。前三季度,东鹏控股瓷砖旗舰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8.5%,成交单价实现环比增长。旗舰产品的占比提升不仅强化了品牌高端形象,更直接为毛利率稳定提供支撑,避免了行业低价竞争对盈利的侵蚀。同时,公司还通过适老化产品认证切入银发经济新赛道,旗下净奢石系列产品通过湿态摆式阻滑值测试防滑性能、通过光泽度控制实现防眩光效果,更在耐磨性、放射性、耐污染性等综合指标上均达到适老建材高标准要求,为零售渠道开辟增量空间。

  从运营效率看,全价值链精益运营推动成本优化。通过数字化与 AI 技术应用,东鹏控股实现了费用端与成本端的双重改善:销售与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54 个百分点,瓷砖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快。尤为关键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3.19% 的增速远超 13.09% 的净利润增速,这一数据差印证了企业销售回款能力增强、资金回笼效率提升,是经营质量健康的核心信号,也为后续业务扩张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

  02/

  5A标签不只是“品质证明”

  10 月 19 日,东鹏控股发布公告称,首批送检产品通过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符合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最高等级 AAAAA 要求,成为行业首批获此认证的企业。对投资者而言,这个看似常规的品质认证,实则蕴含着三重关键价值。

  首先是标准话语权的变现潜力。东鹏不仅是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更是该新国标的主导起草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标准的调研、编制与验证全过程。这种“参与制定 + 率先达标”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其在产品研发、品质管控上已形成行业壁垒。新国标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首次构建陶瓷砖“AAAAA(国际领先)、AAAA(国际先进)、AAA(国内领先)” 的量化分级体系,覆盖耐磨、防滑、防污等核心体验指标,5A 等级直接对应“国际领先”标准。当行业进入“品质分级时代”,东鹏的先发优势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政策红利的优先获取权。此次新国标直接对接《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5A落地相当于拿到了政策红利的“入场券”。随着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市场将释放增量,而东鹏凭借认证优势,有望在政府采购、家装企业合作等场景中获得优先选择权,这为后续营收增长打开了明确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品类协同的稀缺性。在此之前,东鹏洁具的4款智能坐便器产品已通过 GB/T 44460-2024《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卫生洁具》的5A级检测,成为行业首家实现 “瓷砖 + 卫浴” 双品类 5A 的企业。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东鹏的品质优势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可复制、可延伸的体系化能力,为其“整装大家居”战略提供了底层支撑。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