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10-24 · 来源: |
| 标签:行业资讯 | 打印
| 纠错 |

10月16日,2025全球元宇宙大会北京站暨2025元宇宙大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 33Meta Club隆重开幕,大会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主办,MASA(元宇宙加速与可持续发展联合会)联合主办,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众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大会以“智能觉醒,幂次生长”为主题,精准聚焦前沿科技发展与创新实践成果。

视果科技董事长周柳青受邀参加本次活动,系统阐述了空间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化内容表达新方式探索。
空间互联网已至,文化表达如何寻路?

视果科技董事长周柳青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正进入到以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和价值互联的“空间互联网”新阶段。AIGC技术的突破,三维空间内容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为沉浸式娱乐产业爆发奠定基础。”他援引行业数据称,全球沉浸式娱乐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8-13万亿美元,而中国正迎来产业代际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充分运用数字文化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在此背景下,视果科技,作为爱奇艺投资孵化的数字科技企业,继承爱奇艺“文化+科技”的双螺旋基因,率先切入全感剧场赛道,秉持“IP为引领,科技+内容双引擎”的发展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沉浸式体验设备与影视级内容创作能力,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内容,让内容承载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实现真正的共情体验。

视果科技董事长周柳青在AI元宇宙赋能文化活化圆桌对谈中表示:“IP打造类比电影发行模式,通过场景适配、定制内容与运营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以场景为基,筑价值之厦
回溯行业发展初期,一度追捧能够适配多种场景的"万能型"内容解决方案,而"万能型"内容的核心痛点在于其难以形成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力,不仅削弱了用户的新鲜感,更使得项目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视果科技董事长周柳青强调:“技术是服务于“共情”的工具,而好“内容”在于内容创新与“慢”心态。”
在沉浸行业,“大而全”的扩张极易稀释品牌与文化的核心价值;反之,“小而美”的垂类深耕,方能筑牢持久的内核优势。视果科技始终锚定自身发展路径,不做广而不专的全品类覆盖,而是聚焦文旅这单一领域,以“少而精”的专注度锻造深厚的专业壁垒与差异化竞争力。
视果科技依托爱奇艺成熟的内容策略,秉持"短、精、多、新"的原则,依托“技术驱动+专家指导”双轮协同机制,打造电影般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冲击沉浸内容,并针对不同场景定制内容,深度挖掘每个场景中的独特文化基因,让技术成为叙事的工具,价值成为连接用户的核心,为文商旅提供一站式“新质生产力”解决方案。

以《万里长城》全感剧场、《唐朝诡实录》全感剧场为例,通过团队深度调研、专家共创等方式,将文化IP与物理空间特性结合,通过空间计算、MR混合现实与AI叙事等技术,突破静态展览局限,"让游客 实现 “沉浸 + 情绪 + 价值认同”的多维连接,打造差异化体验。
在空间互联网时代,内容的终极竞争力不再局限于技术创新,更在于能否通过作品传递打动人心的价值。全感剧场依托爱奇艺内容策略做空间内容表达与“作品级”内容创作标准,已获得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及多地政府认可,目前已签约10个城市开设全感剧场并在此次元宇宙大会中《万里长城》全感剧场入围百强案例。

以内容为桥,跨越早期鸿沟
目前沉浸行业还处在“早期市场”阶段,由“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主导,面临消费者认知门槛高、商业模式未成熟等挑战。如何跨越“早期鸿沟”?一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视果科技坚定锚定 “文旅” 单一垂直领域持续深耕,以慢心态打磨叙事,以精品内容构建认知,致力于跨越早期市场的认知鸿沟,让价值在情感联结中持续生长。
视果科技董事长周柳青呼吁从业者避免价格战,聚焦内容创新与用户体验,并提出从一次性消费转向可持续运营、从个体创新走向产业标准化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对当前沉浸式娱乐领域无序竞争的理性回应。

视果科技全感剧场采用“模块化部署+多业态门店”形式与“全感沉浸”、“多场景适配”等技术,根据不同场地需求灵活配置为mini店、标准店或旗舰店,这大幅降低了设备投入与运营成本,还通过打造“文旅+新零售+研学”业态组合,提升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解决了传统文旅项目互动性弱、复购率低、难以吸引年轻客群等问题构,推动景点旅游向文化目的地升级。
并针对客流变化的动态营销策略、标准化的SOP流程、以及注重用户体验细节的服务,通过标准化解决方案与定制化内容创作的结合,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提供可快速落地、可灵活调整、可深度运营的沉浸式体验解决方案。
未来,视果科技将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以全感剧场为支点,持续探索空间互联网时代文化表达,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每个沉浸式体验都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沉浸式文旅产业生态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方案。
| 【推广】 |
|
|
|||||||||||||||
产品专区 |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