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百城千区、十万业主共参与,北京万科物业朴里节以“五大友好行动”重塑现代邻里关系

  ·   2025-09-30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2025年9月27日,当天由万科物业发起并主办的年度社区盛事——第23届朴里节(Please Day)在全国百城的万千社区同步温暖启幕。本届朴里节以“邻里友好一起来”为主题,通过“品牌形象、邻里关系、生命健康、居住空间、生活环境”五大友好行动,让传统邻里情谊在现代社区中焕发新生。 

  北京120多个项目,超过3万名业主积极参与,共同度过美好夜晚。 

       

  北京房山长阳朴里节现场,2000余业主齐聚一堂欢度节日,长阳艺术团、万科物业在管小区以及周围社区都积极报名出演演出节目     

  万科物业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全民业主共筑社区生命防线 

  作为本届朴里节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一场“定制平台上实时观看人数最多的CPR培训课程”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在上海主会场及全国万个家庭同步展开。通过万科物业“邻居好服务”视频号直播间在学习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最高达20917人,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共同见证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生命教育盛宴。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普及,更是万科物业践行ESG理念、构建社区应急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彰显了企业对业主生命健康的高度责任感。 

   

  北京分会场,朴里节现场业主共同观看CPR培训,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这是朴里节突破传统模式,首次将万物云“G4行动“全面融入社区节日,推动社区安全建设从基础服务升级为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建行动。这一创新旨在将应急救援能力从物业的技能储备,扩展为包括业主、街道人员在内的社区整体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 

     

  来自甘家口医院的医生护士现场为三里河路九号院业主进行CPR培训

  此次朴里节万科物业为业主提供了多种参与方式:舞台表演,业主可报名展示才艺,参与晚会节目;市集参与,业主商户均可设摊交流,涵盖童趣市集、家居市集和等多种形式;三是共同制定公约,业主代表参与宣读并签署《朴里公约》,承诺共建文明社区。 

    

  北京万科物业安全小哥表演军体拳 

    

  北京三里河九号院、房山片区现场,业主表演 

     

  热闹的朴里市集 

   

  在台湖,业主们除了晚会、市集,还可以参与抽奖,甚至还可以在物业的组织下,去稻田里捉蟹,别开生面 

      

  签下朴里公约,业主许下美好愿望 

    

  朴里节现场,万御安防巡逻车也派上了大用场 

  一位北京业主感慨道:“过年都没这么热闹,第一次参加朴里节时,我还是个小孩,一晃眼现在已经是小孩的爸爸了”。 

  万科物业通过朴里节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让“邻里友好”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了可感知、可参与的社区生活体验,构建出一个更加包容、多元的社区生态系统。     

  五大友好行动落地,构建多方共赢的社区新生态 

  为重构物业、业主、服务者与商户之间的连接方式,打造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社区生态圈,“五大友好行动”应运而生。 

  朴里节不仅是一场社区文化活动,更是万科物业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从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晚会、温情满满的百家宴,到趣味盎然的朴里市集,都彰显着万科物业对品质服务的执着追求。开幕式晚会由业主与物业员工同台献艺,展现社区文化活力。“家庭服务月”提供包括免费入户检修、空气环保检测等多项贴心服务,专业团队响应需求,让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的社区微改造,通过加装助老扶手、更新儿童乐设施等举措,全面提升全龄段业主的居住体验。通过打造商户互助平台和市集活动,助力社区商业繁荣,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朴里节现场,便民理发得到业主的踊跃参与    

  凭借其一年一度的朴里节及贯穿全年的“五大友好行动”,万科物业成功塑造了其在物业服务领域“住”的首选品牌形象。 

  业内专家认为,万科物业23年坚持举办朴里节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品牌初心,更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在塑造社区生活方式方面的引领作用。“住在万科物业”正从一句品牌口号,日益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象征和保证。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