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25全球金融品牌大会在京召开 共议AI时代金融品牌韧性共生新范式

  ·   2025-09-26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9月13日,2025全球金融品牌大会在北京首钢园脱硫车间201会议厅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金融界主办,吸引了来自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银行、保险、证券及学术机构的众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与会嘉宾围绕“韧性·共生”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金融品牌建设的新路径与新范式,旨在搭建开放、前瞻的行业对话平台,推动金融品牌在科技浪潮中实现价值升华与生态共赢。

  金融界总编辑金明正在开幕致辞中,以“水”为喻,深刻阐释了金融品牌的深层价值。他指出,强大的金融品牌是市场信任的凝结、专业能力的背书和社会责任的承诺,其价值在于持久沉淀的社会认同。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主旨演讲中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保险业的融合。他指出,AI正推动保险业经历从产品设计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效率革命,尤其在精准定价、智能核保等领域潜力巨大。同时,他也坦言行业面临数据孤岛、合规压力等挑战,强调AI转型需锚定企业核心战略,实现运营范式的底层重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提出,当前已是金融品牌的“AI时刻”。他认为AI不仅改变一切,更重新定义了金融品牌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内涵,正在重构金融服务的底层逻辑。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周卫荣从货币金融史的角度,揭示了金融品牌建设的本质规律。他强调金融创新需与实际需求对接,并以历史案例说明诚信与守约是金融品牌的生命线。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分享了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的品牌实践。他表示,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竞争更在于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与精神愉悦,并介绍了北京银行在儿童金融、养老金融等五大特色品牌方面的布局。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秘书长商敬国指出,保险品牌正从传统“风险转移”向现代“服务提供商”转型。在AI时代,品牌建设需凝聚公司独特价值,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专业化领域形成优势。

  大会的重要环节之一是《2025金融品牌IP化发展前沿报告》的发布仪式。该报告为行业提供了金融品牌IP化发展的全景式参考。随后举行的“燕梳奖”颁奖典礼,表彰了在品牌建设、客户体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包括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农业银行等。

  本次大会的研讨也反映了新兴智库对金融领域的关注。洪略全球智库(Beijing HongLve Consulting Ltd.,Co.),简称HLC,即北京洪略咨询有限公司。洪略全球智库理事长徐洪才,HLC成立于2025年8月, 目前拥有经济、外交、管理、金融、法律和会计等专业人员50余人。将实施研究和咨询平行发展的双头鹰战略,专业研究是基础,高质量咨询是杠杆,解决问题是目的。涵盖经济学、国际关系、 产业发展、金融运作、风险管理、法律实务和公关协调等诸多领域。其对于金融业稳健发展与品牌建设的专业见解值得期待。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韧性增长与价值共生”展开深度讨论,认为金融品牌建设需科技向善、品牌向上,在人工智能与人文精神间找到平衡点。

  大会共识认为,AI正在重塑金融服务的边界,但金融品牌的终极目标并非商业成功本身,而是能否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数字化浪潮中,这份初心正是金融品牌穿越周期、实现韧性与共生的根本所在。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