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2025年昌平区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磅启幕!

  ·   2025-09-15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2025年9月12日,2025年昌平区全国科普月活动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成功启幕。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展现科技魅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为主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打造区域科普盛会。

  活动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北京昌品城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昌平区纲要办成员单位、昌平区科学教育馆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北京富美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利,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冷强田,昌平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李雪红,昌平区科协党组书记夏玉蓉,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工委书记陈楷林,北京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童志华,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褚铭出席了活动。此外,昌平区科协四届委员会常委、基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居民代表等150人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昌平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李雪红在致辞中表示,首个科普月期间,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一是点燃少年梦想;二是关爱银龄群体;三是赋能乡村振兴;四是聚焦前沿科技;五是普及应急知识;六是传承科学精神。我们将以本次科普月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大科普”格局,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成效,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贡献昌平力量。

  “科技馆之城”建设是昌平区推动科普资源全方位覆盖的重要举措。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冷强田,共同为2025年新加入昌平区科学教育馆联盟的十家成员单位授牌。这十家成员单位分别是:北京金六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运河遗址公园、北京卓源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奇月泉仿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道博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昌发展医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区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体验馆、天通苑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启动仪式上,人形机器人小蔡成为启动仪式上兼具创意与记忆点的亮眼环节。他不仅流畅的介绍自己,还客串节目主持人,带领观众欣赏北京市科协全国科普月主题曲《京彩科普》,让“科技改变生活” 的主题直观落地。

  科普文艺演出打造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视听盛宴,系列活动通过科学实验秀、诗歌朗诵、原创快板等多元形式,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舞台呈现,让观众亲身感受“科学可感、艺术有趣” 的独特魅力。

  随后,众多嘉宾一齐参观了“科普展览&科技成果展示区”“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区”“生命健康主题活动区”“科技助老主题活动区”“纸短情长”——中国科学家手迹展”等现场活动区域。

  科普展览&科技成果展示区汇聚了天途无人机、合成生物、道博医疗、三一重能、碳力科技、达奇月泉仿生等多家高新企业,向居民现场展示无人机、机器人、AI技术、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核心成果,以“可看、可玩、可学”的展品展项打造出直观的科普场景体验,向公众多维度、立体化地宣传普及创新技术和科学知识。参展的昌平区纲要成员单位、昌平区科学教育馆联盟成员单位则结合各自专业领域,通过实物演示、互动模拟、现场实操等形式,面向居民科普生活使用知识及技能。

  科技助老主题活动以“智享银龄 E路同行”为主题,汇聚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飞鹰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团队共同打造助老科技展示与体验平台。现场老年人可体验机器人应用、智能交互、裸眼3D、全息舱、VR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并了解物理实验、智慧养老家居、帕金森早期干预、水陆机器人等高校创新成果;联动公交总队宋家庄站派出所、和儒律所、中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提供反诈科普、法律咨询、珠宝鉴定,由夕阳再晨卓越讲师为老年人提供AI使用、数字出行、数字制作、数字医疗等科普课堂,全面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提升生活品质,推动智慧养老的社会关注与创新实践。

  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围绕“食刻守护,健康同行”进行,构建“沉浸式场景互动体验+技术交流”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区域。在中心户外广场开展的全民面“食”尚先锋游园会,围绕食物中毒、食品标签、食品谣言、食源性致病菌、冰箱储存、食品快检、糖度测试、肠道健康、发酵食品及健康图书十大主题开展,居民们积极参与各项环节,通过问答、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同步开展的食品安全科普技术交流会则围绕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科普的方式方法展开分享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专家们积极答疑解惑,切实对大家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与思路,更好地助力工作开展。

  生命健康主题活动以老年人群体为主,面向全领域,设置了“名院名医”义诊咨询、健康主题展区、口腔健康讲座、居家养老安全防护及急救培训等科普活动。其中“名院名医”义诊咨询区联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苑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10家顶级三甲医院为居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周边社区居民有序排队,医生们耐心地为每一位居民进行检查、解答疑问,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纸短情长——中国科学家手迹展”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该展览集中展出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等20余位我国顶尖科学家的珍贵手迹,涵盖书信、实验笔记、研究手稿等。透过笔墨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为青少年树立科学理想提供生动教材,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参观。展厅内,几位头发花白的退休教师久久伫立在钱学森的书信前,其中一位感慨道:“这些手迹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昌平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的平台,更对推动昌平区科普事业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四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场活动当天共开展科普活动16场,动员近百家单位参与其中,展出科普宣传品5千多件,展示科普展板100多块,发放科普宣传材料2万多份,参与居民5000多人次。这些活动涵盖了多个科普主题领域,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体验,让大家在参与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提升科学素养。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昌平区科协将组织37家区纲要办成员单位、22家镇街道科协组织,以及80个科普教育馆联盟成员单位联合行动,在全区街镇、社区(村)、学校、医院、公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科普活动,在全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促进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激发全区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推进昌平“四区”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