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学院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志愿者开展 “彩墨耕云 科普拾趣” 活动

  ·   2025-08-14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7 月 19 日,学院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组织志愿者走进石油大院社区,精心策划 “彩墨耕云 科普拾趣” 微花园活动。15 组石油辖区居民家庭参与其中,通过 “室内学、动手画、户外寻” 的沉浸式体验,开启了一场趣味盎然的花卉科普之旅。此次活动由综合文化中心志愿者主导,既传播了植物知识,更以文化服务架起亲子互动、社区共建的桥梁。

  室内科普:志愿者化身 “讲师”,播撒文化种子

  上午 9 时,活动在石油大院社区居委会二层启动。学院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的志愿者化身 “科普讲师”,带着自主制作的精美 PPT,为居民家庭展开了一场生动的花卉知识讲座。

  讲座中,志愿者围绕丁香粉紫菀、“繁星” 落新妇、林荫鼠尾草等 14 种花卉,细致讲解其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他们结合高清图片演示,将 “夏夜葵叶赛菊芋”“重瓣粉玉簪” 等看似生僻的名称变得具象可感 。条理清晰的讲解不仅解锁了花卉 “密码”,更埋下了文化认知的种子,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

  名牌创作:志愿者搭台助力,绽放亲子文化创意

  9 时 30 分,活动进入 “花卉名牌创作” 环节。为让居民更深入理解植物价值,综合文化中心志愿者提前准备了 15 种花卉的详细资料,涵盖学名、特征、用途等,并遵循 “一家庭一花卉、不重复选择” 原则引导家庭选题。

  志愿者贴心提供画材,并现场示范如何将植物形态简化为儿童易掌握的线条。孩子们执笔勾勒花卉轮廓,家长则根据志愿者提供的资料填写植物信息。亲子协作中,一张张名牌成为 “会说话的植物档案”,让居民在创作中深化对植物文化的认知。

  户外实践:志愿者带队探秘,让文化认知落地生根

  10 时 30 分,志愿者带领大家转战耕读田园,开启户外实践。志愿者分组带队,引导居民对照自制名牌寻找对应植株,并结合实物补充科普:指着蛇鞭菊时,志愿者讲解 “其穗状花序像小鞭子,在风中摆动的姿态常被画家入画”;介绍高加索蓝盆花时,则说明 “伞形结构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造型灵感”。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 “看、摸、问”,将室内学到的知识与真实植物对应。这种 “知行合一” 的体验,让植物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也让居民对社区自然生态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合影收官:文化服务结硕果,共绘社区美好图景

  11 时,活动在集体合影中落下帷幕。镜头里,孩子们举着自制名牌笑容灿烂,家长与志愿者相谈甚欢,定格下文化服务的温暖瞬间。

  此次活动中,学院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志愿者通过 “讲、带、帮” 的文化服务模式,不仅让石油辖区居民学到了花卉知识,更激活了亲子互动的活力 ;同时,志愿者的专业服务也带动了社区科普氛围的升温。

  未来,学院路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将持续发挥志愿者力量,推出更多融合知识传播与文化体验的活动,让居民在亲近自然中感受文化魅力,共同构建宜居宜学的社区文化生态。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