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网的“源动中国”栏目对中国卤味食品巨头“绝味鸭脖”进行了深度探访。作为拥有20年历史,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品牌,绝味在新时代下也进行了一系列焕新举措。当多数同行仍停留在前端营销和渠道扩张时,绝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智能供应链的建设中,在中国消费食品市场留下“麻辣鲜香”的稳固印象。

在中国庞大的快消品市场中,绝味鸭脖长期稳坐头部位置。然而,真正让它与其他卤味品牌拉开差距的,不仅是规模和品牌认知,而是其在供应链端的深度投入与持续演化。在2009年,绝味便在行业中率先引入SAP系统,开启智能供应链建设。如今,绝味已建立起20余家制造工厂与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完成了品牌向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体系的转型。
在核心产区,绝味鸭脖采用自动卤制锅、立体仓库、冷链包装线等现代化设备,将传统依赖经验的卤制工艺转化为温控、时间、批次全程可视的标准流程。产品包装完成后,每盒都配有独立二维码,实现从原料、生产、物流到门店销售的全流程追溯。在物流端,绝味鸭脖的冷链车队能够覆盖500至800公里半径,借助GPS温控系统与调度中台实现24小时“日配到店”。无论身处何地,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统一品质与口感的卤味产品。
同时,绝味鸭脖也能灵活及时的响应各类市场需求。在7月启动的夜宵节期间,绝味在不同城市推出多款地域化新品,例如西安门店上线“油泼辣子汤料”、南京门店打造“观赛套餐”等等,这些区域性创新能在短时间内落地,正是依赖于后端快速排产与精准配送能力,使绝味在“本地口味+全国品质”的双重需求下仍旧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将各地所需完美呈现。
供应链的进化不仅能夯实产品基础,更能成为品牌经营边界的拓展途径。如今的绝味鸭脖不再只售卖卤味产品,而是构建围绕文化的消费生态。不管是与古茗联名推出“加2元赠饮品”活动,还是在长沙打造的“鸭脖店变酒吧”社交场景,绝味都在通过场景运营与品牌联动,让卤味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些新场景的实现,主要依赖的都是供应链体系的高响应能力,将它作为驱动消费体验升级的核心引擎。

在一定程度上,绝味鸭脖的供应链实践推动了整个卤味行业向工业化、标准化、数字化演进。随着智能供应链的普及和消费场景的拓展,卤味行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场由绝味率先完成的系统性改造,更是对中国卤味赛道未来可能性的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