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味觉到情绪:蛙来哒解码新生代餐饮消费决策逻辑

  ·   2025-07-22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在Z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中,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味觉满足”转向“情绪价值创造”。作为牛蛙餐饮品类的领军者,蛙来哒凭借对年轻群体的深度洞察,以场景、产品与情感的三重革新,精准破解了新生代的消费决策密码,为行业提供了年轻化转型的范式样本。

  一、味觉破局:从味蕾刺激到社交货币

  蛙来哒的产品设计始终围绕两个核心逻辑:经典味型的安全感与创新搭配的社交话题性。

  打造超级符号:2015年首创的紫苏牛蛙锅,凭借湖南紫苏与蛙肉的独特融合,年销量突破千万锅,成为品牌味觉记忆的“定海神针”。

  制造社交裂变:臭豆腐牛蛙、香辣酱板鸭牛蛙等跨界融合产品,刻意制造“初见拒绝、尝后真香”的反差体验,激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的分享欲。一款新品即是一个话题引擎,让菜品升华为连接同好的社交媒介。

  通过“经典+猎奇”的味型矩阵,蛙来哒既守住消费基本盘,又持续满足Z世代对新鲜感的渴望,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朋友圈的“社交资产”。

  二、场景升维:从就餐空间到情绪容器

  年轻人对餐饮的需求早已超越饱腹,转而追求场景化的情绪疗愈与沉浸式社交体验。蛙来哒的七次门店迭代,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

  游戏化社交破冰:在7.0超级游戏厅主题店中,复古街机变身社交催化剂。顾客组队竞技,等餐时间转化为互动游戏体验,陌生人隔阂在笑声中消融。开业3天,话题曝光量超600万次,排队记录刷新。

  网红基因植入:霓虹标语墙(如“没有紫苏,吃什么牛蛙”)、像素风IP形象“哒哒”,将空间转化为天然摄影棚。单店开业初期吸引超2600桌排队,线上打卡内容裂变传播,形成亿级流量入口。

  全时段场景覆盖:针对年轻人多元需求,蛙来哒创新“卫星店”模式——街边小店专注外卖,客单价降至40元,覆盖工作餐、宵夜等碎片化场景。长沙卫星店开业第二月订单达6500单,转化率超21%,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1年内。

  门店即内容,空间即流量。蛙来哒通过场景重构,将餐饮空间进化为年轻人的“情绪充电站”和“社交货币制造机”。

  三、情感绑定:从单向消费到双向共创

  蛙来哒的深层竞争力,在于将品牌与用户关系从“交易型”转化为情感共生型。

  身份认同创造:提出“蛙系青年”社群标签,通过周边产品(扑克牌、环保袋等)渗透日常生活,让消费行为成为圈层身份的表达。

  节日仪式感共建:打造“吃蛙节”“超级品牌日”等专属节日,结合NPC互动、舞蹈快闪等活动,将用餐转化为具有仪式感的集体狂欢。

  精准圈层渗透:针对万亿级高校市场,推出“大学生凭学生证享7.8折”活动,以专属福利强化群体归属感。

  当消费者从“食客”变为“参与者”,品牌便与Z世代建立起超越产品的情感纽带,构筑起抗周期竞争的护城河。

  四、行业启示:从单品爆款到生态构建

  蛙来哒的战略地图揭示出新消费时代的底层逻辑:

  味觉是入口,情绪是引擎,社交是终局。

  产业链价值重构:自建千亩稻蛙共生基地,推行生态养殖与三级检测体系(合格率98%以上),将食品安全转化为信任资产。

  商业模式进化:“大店做品牌、小店提销量”的双驱动模式,既通过主题店强化潮流标签,又借卫星店实现全域场景覆盖,成本降低60%,利润率提升至14.8%。

  当传统品牌还在以折扣争夺顾客时,蛙来哒已证明:赢得年轻人的核心,不是降低价格,而是提升价值维度。从味蕾的惊艳到情绪的共鸣,从空间的沉浸到身份的认同,蛙来哒通过“味觉+情绪”的双螺旋战略,让一只牛蛙跳出了餐桌,跃入Z世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未来餐饮的竞争,注定属于那些能同时驾驭“产品力”与“情绪生产力”的品牌——而这恰是蛙来哒为行业写下的最佳注脚。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