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1 · 来源: |
标签:行业资讯 | 打印
| 纠错 |
近日,研途教育在苏州未来酒店营、苏州校园营及武汉集训营举行“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开营仪式,标志着研途旗下集训营核心产品的正式交付。开营仪式上,各营地负责人向学员详细介绍驻营教师团队及教辅教务团队,明确营地管理守则,并通过趣味互动游戏促进学员间交流,营造了愉快融洽的学习氛围。
“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由研途教育全权自营并直接提供师资与服务,依托张雪峰、徐涛、屠皓民、杨超、曲艺等权威名师团队,旨在为考研学子打造一个覆盖初试至复试、整合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沉浸式、高保障备考闭环体系。
名师领衔面授与精准闭环教学,夯实备考根基
“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权威的名师阵容与科学的教学实施。作为科学备考的起点,院校规划专家张雪峰、程大伟团队为学员提供专业1v1择校分析与动态规划服务,破解院校选择难题。
公共课教学由政治学科徐涛、曲艺,英语学科屠皓民,数学学科杨超等资深名师领衔,率领经过严格选拔与统一师训的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全程面授。研途名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科洞见和实战经验,更主导构建贯彻集训营教学体系的科学教学模型:徐涛与曲艺采用“知识+技巧”双轨模型强化基础、提升备考针对性;屠皓民运用英语“分层带学”体系适配学员差异化需求;杨超则以“三大计算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递进式课程体系。
专业课教学依托营地模式精准发力。校园营配备专业教师团队进行集中面授,酒店营则由目标院校对口专业的优秀研究生提供全程专业课1v1辅导,覆盖13大学科门类。针对学员个体差异及院校自主命题难点,提供个性化定制课程与动态计划调整。为确保学习效能,集训营构建了严密的“五部曲”保障体系,涵盖规划定制、薄弱点诊断、阶段目标明确、课程回放保障及班主任督学,环环相扣,使备考进度稳步推进。
教学实施上,集训营强调动态闭环管理。学员入营即通过科目测试定位起点,后续通过持续阶段测评和模拟考试监测学情。基于数据反馈,实施分层小班教学与针对性基础补弱强化,并动态优化个人学习计划,形成“讲-练-测-评-调”的高效闭环。同时,为持续优化教学质量,集训营特别设立“双向教学反馈机制”。通过收集学生课堂打分评价与建议,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风格、节奏的偏好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态调整教学方法。
此外,该集训营产品服务覆盖备考全链路,学员报班即可享受线上预备课程与督学,入营后通过教师串讲无缝衔接线下进度,同时提供初试报名及复试指导服务,系统保障从起跑线到终点的备考效能。
全方位督学与沉浸式环境,共筑纯粹备考空间
区别于传统自学或线上课程,“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构建的全方位督学服务体系与高端半封闭式学习环境,为学员提供“沉浸式”体验。
督学服务方面,集训营配备“多对一”专属服务团队:教务老师全程管理学习状态并提供生活关怀;公共课教辅老师负责日常答疑、学习规划落实与个性化提升辅导;专业课顾问紧盯学习进度,动态调整专业课学习计划并进行抽测。每位学员均拥有专属动态学情档案,详细记录答疑、抽背、规划完成度及测评数据,实现学习效果可视化、学习管理精细化。
环境保障是沉浸式体验的基础。研途营地实现了环境、服务与效率的三维升级。其中,苏州未来酒店营以中式园林为主题,配备健身房、洗衣房等完善的生活设施,300余人的服务团队保障后勤运转。苏州校园营及武汉营同样提供优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营地实行高端半封闭式管理,入营前基于生活作息科学匹配室友,并可灵活调整以全力保障学员生活舒适度;学习区域实行手机集中管理制,各教室内配置值班教师进行监督,营造纯粹专注的学习氛围。
研途实力积淀,助力蜕变征途
作为考研辅导领域的领军企业,研途教育始终秉持“教育实现梦想,让人生有更多可能”的使命。CEO康立在开营仪式上表示:“考研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自我蜕变的历练。研途要做的就是为每一位追梦人搭建坚实的阶梯,让孤独的备考之路变成有温度的成长之旅。”这一理念,正是研途多年来坚持“名师领航、科技赋能、温度陪伴”三大核心价值的根基所在。
在“科技+内容”双轮驱动战略下,研途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生态。其自主研发的“研途考研”APP及智能教育平台与线下集训高效协同,实现从院校规划、课程学习到智能答疑的全链路支持。数据显示,“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整体过线率稳定在70%左右,印证了其模式的实效性。
“蜕变计划全年集训营”聚焦解决考生备考中普遍存在的规划缺失、效率低下、基础薄弱、自制力不足等痛点,通过整合名师面授、精准专业课辅导、科学教学闭环、精细化督学及沉浸式环境,系统构建高效备考新生态。同时,为便于学员直观了解营地环境与教学模式,研途同步开放体验营预约渠道,为意向学员提供接触集训营备考模式的窗口。
随着苏州、武汉全年集训营地的开启,研途教育期待以其专业积淀与沉浸式环境,助力更多学子在考研征途中实现蜕变与跃升。
【推广】 |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