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上午,“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汇聚200余件齐白石艺术珍品,通过绘画、书法、篆刻、文献及数字科技手段,全面展现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生涯与人文交游,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开幕式上,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黄轩庄等嘉宾共同为《齐白石在北京》等新书揭幕。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画院、荣宝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十余家文博机构支持。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以齐白石1919年定居北京为起点,分为三个单元:“扫除凡格总难能”(1919—1926),聚焦齐白石初到北京的“衰年变法”与艺术革新;“故乡无此好天恩”(1926—1949),展现其创作成熟期与教学传承;“寰宇共睹有齐名”(1949—1957),回顾其晚年国际声誉与艺术影响。
开幕式上,齐派艺术传承人、画家付国卿作为齐白石后人齐丽霞的入室弟子发言。他表示:“齐白石先生的艺术精神不仅体现在笔墨之间,更在于他对创新的执着。恩师齐丽霞女士曾教导我们,传承齐派艺术需‘师古而不泥古’,这与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理念一脉相承。”付国卿还提到,此次展览中许多作品展现了齐白石对北京风物的深情,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
展览还结合数字技术,通过互动投影、虚拟现实等手段还原齐白石创作场景,观众可近距离感受《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名作的创作过程。策展团队表示,希望以多元形式让齐白石艺术“活”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
此次特展既是对齐白石艺术成就的致敬,也是对北京作为文化名城的一次生动诠释,为冬日首都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艺术色彩。展览位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一层1—2号展厅,将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结束,免费向公众开放,无需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