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首钢朗泽创新合成生物技术发展,打造碳循环经济“中国范式”

  ·   2025-07-10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在全球气候危机倒逼减碳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跨越。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全球首创的合成生物技术,成功打通工业尾气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以连续发酵工业化应用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率、低成本、可复制的碳转化技术体系,成为全球CCUS领域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万吨级工业化的跨越

  首钢朗泽自2011年启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历经十年攻关,攻克了气体组分净化、连续发酵稳定性、产物高效分离等六大核心技术难题。以气体净化环节为例,公司开发的智能检测系统可精准识别钢铁、铁合金尾气中对菌种有害的杂质,并通过定向去除技术确保原料气质量,为后续发酵提供稳定基础。更关键的是,公司首创大型气-液-固连续生物发酵反应器,突破了传统批次发酵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的瓶颈,实现单套装置万吨级产能与300天连续稳定运行,菌种接种一次即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发酵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0%以上。

  这一技术突破直接推动了CCUS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型。传统碳捕集技术多以封存或生产纯碱、小苏打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而首钢朗泽通过微生物催化,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和微生物蛋白——乙醇可直接替代化石燃料,微生物蛋白作为饲料饲料原料可减少大豆进口依赖,每立方米尾气的产品附加值较传统路径提升3倍以上。

  技术应用:全链条优化重构产业生态

  首钢朗泽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单一环节,更在于对全产业链的系统性重构。通过工业化应用场景的深度开发,公司将生物发酵产生的尾气作为再生气循环利用,减少原料气消耗15%以上;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工厂全流程少人化操作,人工成本降低30%,同时大幅提升生产安全性与职业健康标准。这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使项目内部收益率(IRR)较传统CCS项目提升近一倍,为高排放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减碳解决方案。

  首钢朗泽通过标准化操作规程与模块化工厂设计,正从技术输出者向行业规则制定者迈进。当全球减碳进入“深水区”,首钢朗泽通过底层技术创新突破规模化瓶颈,让碳中和从政策目标转化为市场机遇,以创新技术赋能气候治理。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