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茉酸奶北美首店开业,国际化战略再提速

  ·   2025-07-01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中国知名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海外拓展再传捷报!6月中下旬,茉酸奶正式进驻加拿大市场,于蒙特利尔以北的Carrefour Laval购物中心盛大开设北美首家门店,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在2025年迈出更为关键一步。此次开业不仅吸引了大量当地消费者慕名而来,展现了茉酸奶品牌强大的产品力与国际市场号召力!

  “奶昔长龙”引爆蒙城,中外顾客争相尝鲜 

  开业当天,慕名而来的顾客掀起了排队狂潮,宛如 “奶昔长龙”,这样的火爆盛况让当地饮品店望尘莫及。“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超爱他们家的牛油果酸奶奶昔,没想到在蒙特利尔也能喝到了,这简直太太太幸福了!“一位特地赶来打卡的华人留学生兴奋地说道。许多像她一样的中国消费者早早来到门店,只为重温熟悉的“中国味道”。 除了华人顾客外,茉酸奶的独特风味也吸引了不少当地居民前来“尝鲜”。不同肤色的顾客手捧招牌奶昔,拍照打卡、分享体验,氛围热烈非凡。

   

  尽管开业首日客流量比较大,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但茉酸奶北美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效且周到的服务。一位店员表示:“看到这么多顾客喜欢我们的产品,再累也值得!”据悉,在北美首店开业期间,茉酸奶还将推出了多重优惠活动。茉酸奶北美市场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持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本土化运营三大策略,持续为北美市场带来惊喜,为消费者打造更加完美的酸奶奶昔新体验。

   

  (加拿大门店消费者用自助系统点餐)

  以足够“抗打”的产品 构建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国现制酸奶赛道领军者,支撑茉酸奶全球化扩张的核心动力,源自其持续精进的产品力。围绕“有机酸奶+当季鲜果”,茉酸奶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类扩张。目前,茉酸奶已从起步时的的单一酸奶奶昔单品类,发展成为了涵盖酸奶奶昔、酸奶代餐、酸奶零食等品类在内的多品类产品矩阵。

   

  作为“中国牛油果酸奶奶昔“首创者,前期,茉酸奶通过牛油果酸奶奶昔品类累计了强大的品牌口碑和产品基石,此外更通过芒果、火龙果、黑加仑葡萄干等经典系列构建起稳定的产品金字塔。除了基础产品线外,茉酸奶还通过时令上新与脆墩墩零食系列的创新开发,成功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更针对域特性研发契合当地消费特性的产品,如针对武汉区域的“热干酱酸奶奶昔”等。

   

  作为在小红书讨论量很大的超级大爆品,牛油果系列在蒙特利尔一经上市,便迅速俘获当地消费者的心,在INS和加拿大华人社区论坛也引发了大讨论。蒙特利尔的加盟商是一位多年的餐饮人,他告诉记者,北美人有Greek Yogurt和Smoothie的饮食文化,牛油果酸奶奶昔这种创新组合,是很能吸引追求新鲜感的消费者的。他还告诉记者,选择茉酸奶源于对它口味的认可,其次茉酸奶的产品线在同业竞争中很“抗打”,且多菌种等特性,非常符合北美当下健康饮食趋势。

  全球化布局加速 多区域市场同步推进 

  近年来,茉酸奶的国际化进程正呈现加速态势,前期已覆盖沙特、马来西亚等国家。2025年,除已开业的加拿大首店外,在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纽约和西雅图、加拿大多伦多以及泰国等市场的门店也正在紧锣密鼓沟通和筹备中,预计将于下半年陆续亮相。这一系列动作彰显了茉酸奶打造全球酸奶品牌的雄心。

  在国内茶饮市场极度内卷的趋势下,出海成为了众多品牌的不二选择。但区别于传统茶饮品牌通常将东南亚作为出海重心的常规路径,茉酸奶大胆创新,采取了“北美+中东+东南亚”的多元市场引擎策略。在北美市场,酸奶店多以冷冻酸奶或传统口味为主,茉酸奶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潜力,凭借酸奶奶昔品类精准切入,成功填补了现制鲜果酸奶奶昔的市场空白。

  蒙特利尔的加盟商认为,茉酸奶具有标准化的运营和操作流程,所用的原材料供应链在北美也非常成熟,例如酸奶,牛油果,坚果等都高质稳定,并受大众喜爱,这样的因素极大降低了海外加盟商的运营难度。最重要的是,茉酸奶在中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的成功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茉酸奶的全球化路径是一场涉及产品创新实力、品牌力与本土化创新适应的系统战役。

  随着蒙特利尔新门店的盛大开业,茉酸奶宛如一股清新且强劲的东方风潮,为当地消费者呈上了独具中国韵味的美味体验,让源自东方的醇美风味在北美绽放光彩。从深耕中国市场,到如今大步迈向国际舞台,成为全球饮品赛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茉酸奶以坚定的步伐和卓越的实力,书写着新茶饮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精彩篇章。现如今,在东西方味觉认知的碰撞融合中,茉酸奶正以一杯美味酸奶奶昔的进化史,书写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叙事。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