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听帆书APP解读家庭教育智慧,解锁有温度的养育方式

  ·   2025-04-28  ·   来源:
标签:行业资讯
打印
纠错

  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华裔母亲因扇女儿耳光被校方报警的新闻,再度将“棍棒教育”推上舆论风口浪尖。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的钟声即将敲响,这场始于1998年的全球反体罚运动,早已超越简单的行为约束,演变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叩问:当“不打”成为家庭教育的底线,我们该如何构建更具温度的养育体系?在帆书APP的亲子教育书单中,这些由樊登老师解读的书籍,正以一本书的距离,帮助中国父母打破棍棒与伤痛的代际循环。

   

  《破解欺凌的游戏》:以“心理博弈”终结暴力循环

  “当家长用情绪对抗校园欺凌时,往往将孩子推向更危险的深渊。”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在解读《破解欺凌的游戏》时强调,欺凌的本质是支配欲的游戏,而破解之道在于重塑关系平衡,书中独创的“傻瓜游戏”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学会用幽默或反问化解冲突,例如当被嘲笑“书呆子”时,一句“谢谢你发现我这么爱学习”的反击,既维护尊严又打破施暴者的心理预期。这种“非暴力沟通”的智慧,不仅适用于校园,更为孩子未来职场与社交提供终身免疫力。

   

  《少年发声》:听见孩子的心声

  《少年发声》以16个真实的青少年故事,撕开了代际沟通的裂缝。樊登在解读中提到,书中的少年们勇敢袒露着学业压力、亲子矛盾、情感困惑等心声,这些声音往往被成年人忽视甚至误解。当父母总说“我都是为你好”,却听不到孩子说“我想要被理解”,沟通的鸿沟就此产生。樊登强调,重视孩子的表达权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与孩子更有效地去沟通,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除了上述两本书,帆书APP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系列书单中还有《经营幸福的家》《永远的女儿》《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等书籍。这些书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人生如海,好书是帆。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帆书的陪伴下读懂孩子、读懂教育,或许我们终将见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彻底成为历史。

【推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