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3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推广 | 打印
| 纠错 |
为响应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号召,秉承着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古彩新创队”赴北京艺术博物馆,依托《万寿寺彩画数字化信息采集及活化利用方案研究》课题研究任务,开展彩画遗迹信息采集及纹饰图案研究等实践活动。
启程:肩负使命的文化探索
7月,在指导教师赵庆聪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北京艺术博物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王淑珍老师的引导下,实践团迅速融入博物馆的环境,开始数字化信息采集和纹饰图案研究工作。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古老的彩画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并对其纹饰图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彩画的复原与纹样文化元素的活化利用等奠定基础。
挑战:技术与自然的双重考验
拍摄彩画,是一项技术与耐心的双重考验。在熟悉了拍摄环境后,实践团,与艺博的摄影师曹宏安老师并肩作战,使用专业的相机、相关辅助工具,以及能够操纵相机调整角度和拍摄的两部手机,确保能够完整捕捉到彩画正面的每一个细节。
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许多技术难题和不可预测的自然挑战。手机和相机的频繁断联、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炎炎夏日的高温和蚊虫的骚扰,但团队成员们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们保持冷静,及时解决问题。
细节: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
在繁忙的拍摄现场,楼俊宏同学捕捉古建筑彩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姚宇凤同学负责稳定相机位置,相机加云台重量不轻,为了找到恰当的拍摄角度,经常需要反复挪动位置,但从来没有说过苦和累。胡君仪同学则负责现场记录和照片筛选,每天都需要花费至少三四个小时进行照片的筛选和重命名工作。
传承: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古彩新创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事业中,认识到文化传承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现场数据采集只是实践的一部分,后续实践团将依托《万寿寺彩画数字化信息采集及活化利用方案研究》课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彩画保护与传承新路径,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提供新可能。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