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9 · 来源:中国网 |
标签: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经济;财经 | 打印
| 纠错 |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10余年间增长超4倍。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今年2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当前,各部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件陆续发布,各省市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力挺”民营企业安心专心投入创业,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法治护航 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确定为法律制度。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表示,这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提振广大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和拼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2024年,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累计受理专利预审请求34.5万件,其中七成以上的请求由民营企业提交。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指出,要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
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更好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实践需求,完善资本市场司法规则,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司法政策和裁判规则,提升审判监管质效,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将自6月15日起施行,明确供应链金融发展内涵方向,规范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健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规范管理框架,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多措并举 破解企业准入、融资等难题
2月28日,央行、证监会等五部门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抓好“科创板八条”“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六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实、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等一系列措施。
4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出炉。负面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身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国家能源局发布10条举措,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强。
近期,辽宁、新疆、黑龙江等省市区政府部门密集与民营企业开展座谈交流、问需服务活动。在吉林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上,部分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举行融资意向签约,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金额约15亿元。上海杨浦区专门设立区公平竞争审查举报热线,承诺将及时废除不合时宜、束缚民营经济手脚的条款。
随着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的隐形壁垒一步步被打破,民营企业触机便发。今年1月1日至3月25日,我国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快0.6个百分点;1至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政策支撑 助力民营企业“攀高追新”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在92%以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指出,科技进步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应聚焦于促进科技创新。
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税惠政策,已成为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力。2024年,全国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26万亿元,占比72.7%,成为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
2025年5月13日,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再出利好,发挥创业投资、货币信贷、科技保险、财税政策等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近日,多地发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均明确支持民企增加科技“含金量”。北京提出,要助力民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建设1到2家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10家市级中试平台。江西提出,2025年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河南将开展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参与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
未来可期 民营企业对发展充满信心
在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参会企业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民营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积极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持续拓展多元化市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员工就业保持稳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中央定调,政府施策,各地响应,我国民营经济正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