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吸引外资为何逆势增长?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   2020-09-18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国经济;外资;财经
打印
纠错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61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特别是8月当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折合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吸引国际资本出现重创的情况下,中国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走势。 

  由于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无法得到遏制,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国际资本对美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因此许多研究机构以及经济学者预测,今年中国吸引外资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实际上今年中国吸引外资的国际压力很大,首先是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只是因为疫情影响到了各国间人员自由流动,更因为美国、澳大利亚等政客借此污蔑中国,破坏中国形象。其次是美国对中国发展采取了全方位的遏制举措,损害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等经济活动中的利益。 

  然而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国际资本依然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如此强的投资欲望,仔细分析,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稳外资工作,让国际资本更加青睐中国市场。“六稳”工作是中国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稳外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新要求。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以稳住外资存量、扩大外资增量。这些举措包括宏观政策方面的,比如修订发布了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负面清单,发布了“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也包括微观政策方面的,比如对具体的重点外资项目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增强外资信心,其中包括给予重点外资企业金融支持,以保障外资企业融资需求。各地对于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项目,在企业投资前期、在建和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加大了服务保障力度,帮助外资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中国疫情及时得到遏制,全社会复工复产,使得中国市场成为了外资的避风港。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仅限于前三个月,四月以来中国逐渐实现复工复产,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运转,这坚定了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目前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已经正常化,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好于全球,这也坚定了外商投资中国的预期。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初的一篇“中国成为美国公司的避难所”的文章称,中国消费经济复苏帮助一些美国公司抵消了其在美国国内销售严重下滑的损失。美国斯凯奇公司、耐克公司在最新的财季报中特别提到,是中国帮助其度过了艰难的三个月。 

  第三,得益于中国巨大市场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中国更加便利,也更愿意投资中国。今年中国新的《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正式实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的审批和备案,外商投资实行信息报告制度,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加上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超大市场规模的强大磁吸力没有变,中国在产业配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没有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 

  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8月,外商在华新设企业近2万家,其中设立企业数最多的外商来源国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等国,这些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由于中国特别鼓励服务业和高技术企业来华投资,因此今年1-8月吸引的外资中,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领域服务最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了12.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了28.2%,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增长了47.3%,专业技术服务增长了111.4% 

  尽管有个别国家和地区政府过度干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用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手段引诱本国企业不要投资中国,甚至用行政手段强迫本国企业撤离中国,一些政客鼓吹产业链“去中国化”,但中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的事实证明:中国仍然是大多数跨国公司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