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从引力波到深空探测 人类迎来“太空经济”时代

  ·   2016-06-17  ·   来源:中国证券网
标签:太空经济;航天;财经
打印
纠错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洲 龚洁琼)美国和欧洲的两个引力波探测项目的研究人员1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宣布,他们“非常清晰”地再次探测到“时空涟漪”—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天文时代或将到来。无独有偶,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将于6月16日在北京举行。各国在航天事业的研究和探索上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太空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各国加速航天业发展 中国航天业望迎飞跃式发展

  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断进步,各国对于航天方面的探索也达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各国在航天方面公布了一系列计划,包括欧洲航天局公布的国际“月球村”计划;中国公布的引力波太极探测计划、火星探测计划;霍金提出的长距离太空旅行项目等,可见航天业望迎飞跃式发展。

  中国方面近期动作频频,航天业布局正在加速。中国科学院之前公布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已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制订的空间2050年规划。空间引力波太极计划涉及学科领域和前端技术广泛,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天体物理、空间科学、光学,以及精密测量、航天技术、导航与制导、飞行器与轨道设计等,需要发展空间超远距离超高精度激光测量、超高灵敏度惯性传感器,以及超高精度卫星无拖曳控制等下一代高端空间技术。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近日召开媒体通气会,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未来5至10年,全面完成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任务,加快实施以火星探测为重点的深空探测工程,启动研制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加快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等航天重大项目实施,取得一批空间科学原创性成果。未来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绕火星、落火星、巡火星的“三步”并“一步”,到2020年,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大跨度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的宇航发射任务中,有15次为重大专项任务或首飞任务。载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长征七号首飞、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任务,备受各方瞩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将完成两颗北斗卫星发射任务,确保区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高分专项将发射高分三号卫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首飞,这对于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推进和空间站工程的实施更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未来5年,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建设,探月工程圆满完成三期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成功首飞。到2020年,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年均发射数量达30次左右。航天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在“十三五”时期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三大工程将中国航天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规模在“十三五”末有望达到8000亿元以上。A股中航天动力、航天机电、中国卫星等上市公司,涉及航天技术研发相关业务。

 

  人类加速进入航天时代 太空经济新时代望开启

  据此前媒体的报道,6月16日,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开启太空经济新时代。众所周知,太空探索代表着人类科技的最高水平。太空探索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太空经济。太空经济的定义为:与太空探索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它们的衍生产品和增值服务,即所有航天活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衍生经济效益和未来潜在经济效益的总和。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太空经济的本质是人类航天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有效对接和模式创新。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并呈现稳定、持续增长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曾以预言网络信息经济是“第三次浪潮”而闻名世界的未来学家托夫勒,预测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将是太空经济。纵观当今世界,太空经济正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商业模式和跨界融合应用正在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反过来推动太空经济向前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太空经济包含的范围相当广阔,除传统意义上的卫星、北斗导航、运载火箭等应用外,引力波探测、空间站、登月探测、太空旅游等都属于太空经济范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