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2-04 · 来源:证券日报 |
标签:国际油价;下跌;中国经济 | 打印
| 纠错 |
近期,市场预期供过于求的情况短期难以改善,国际油价连日下跌。截至本周二收盘,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跌1.74美元,跌幅达5.5%,报29.88美元/桶。这是继前一日分别大幅收跌4.9%和6%后的又一次大幅下跌。布伦特4月份原油期货收跌1.52美元,跌幅4.44%,报32.72美元/桶。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赵亚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已延续了一年,目前能源供大于求的矛盾再度凸显,油价下跌趋势将延长。
对中国经济而言,赵亚赟认为,一方面虽然能源价格下跌可以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物价持续下跌,抑制了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也让一些消费者对购买价格不断下跌的耐用品持观望态度。整体来看,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偏利空。
“由于股市中能源和大宗商品类股票占比较大,再加上商品价格的跌势会影响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所以偏利空股市。”赵亚赟说。
不过,赵亚赟认为,由于油价下跌,使得企业的相应成本下降,制造业、运输业等板块将获益,其中尤其是运输板块受益最大。
对于原油价格未来的走势,赵亚赟认为,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不够明朗,国际能源市场难改供大于求的局面。如果能出现能源企业大幅减产,原油价格也可能会出现大幅反弹,不过转势仍需时日。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