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外媒称中国新领导层释放改革信号 政府面临挑战
• 2013-03-04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今年的全国两会,将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召开的盛会。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外国媒体的目光紧密追随两会。有外国学者指出,未来几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被放在闪光灯下,获得全世界的关注。

 

领导层释放改革信号

改革,无疑是外媒在两会前的预热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外媒称,新一届中共领导层对中国道路充满了自信,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让世界充满期待。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随着新领导人的频繁动作,中国的“新政”已见雏形。

中国需要改革,这是全国上下一致的想法。纽约时报网站文章指出,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面临很多挑战,“习近平如何处理这些挑战不仅将决定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轨道,还将对世界带来决定性影响”。

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讲话,给希望推进改革的人提供了鼓励。

美联社指出,两会让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得以在一个高调的平台上为中国的未来布局,建设一个繁荣、富强、公平的社会。文章引用过去几个月的高调反腐以及转变作风的例子赞叹,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把挑战变成了机遇,让中国民众乃至世界都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新一届政府面临挑战

《华尔街日报》用一堆数字预言中国的改革成本会非常高昂。文章指出,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将1名农民工转化为享受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的城市居民,政府为之付出的短期成本为2.4万元。中国约有2.6亿农民工,即便使1/10的农民工“市民化”,初步成本就将高达6300亿元,相当于中国2012年GDP的1.2%。

彭博社指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拿出具体措施来兑现关于遏制腐败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承诺。彭博社指出,与10年前相比,中国的网络社区规模增加了8倍多,腐败、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也比10年前的情况更加严重。

“中国政府的执政效率正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和监督。”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

 

打开通往春天之门

几乎所有外国主流媒体都参与到了对两会热点的猜测中。中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怎样进行?打击贪腐力度能有多大?环境污染怎样治理?外交政策如何调整?带着这一个个问号,世界热切关注着中国两会。

路透社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反腐、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热点。英国广播公司尤为关注国务院机构改革。其评论说,这将是中国2008年以来首次大规模国务院机构改革。此次国务院机构将实施大部制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小政府,大社会”,而这是政府改革的一个必经阶段。

法新社与美联社都注意到了两会前北京的沙尘阴霾天,并指出,公众的愤怒情绪让两会的代表委员很难忽视环境污染问题。

俄罗斯《晨报》则对中国扩大内需的努力充满期待:“曾将全球都淹没于中国商品海洋的‘世界工厂’如今有意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大国,这已成为‘全球性利好’。”

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对于两会召开时间的观察尤为有趣:每年两会开始的时候,北京的空气中还残留着冬季的寒冷。两会结束时,气候之神似乎才打开通往春天之门。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保安”朱良玉代表的“矛盾”人生
人大代表:治理雾霾不要光呼吁民众少开车
代表委员抨击治堵治污等全靠收费
两会将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改革
世界借两会审视中国 猜测改革发展走向
美国对日本继续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
叙政府首次公开宣布愿与反对派武装谈判
外媒称美国私下赞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克制态度
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为实现民族梦想而发力
外国驻华使节看两会:中国会做出正确决策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养老金之困
外国人眼里的科学发展观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中国与美欧日的稀土“博弈”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