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
不仅是“保增长”等刺激政策为农民工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一系列惠农政策也使种粮农民心里更踏实。河南滑县农民王保军说:“去年国家提高小麦收购价,仅此一项我就增加收入300多元。”
从去年初开始,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举措,刺激农村消费快速增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相关下乡产品的补贴政策将继续执行,而且提高补贴水平,这无疑更增加了农民消费的信心。
2月13日,拉萨市羊达乡农民阿努为家里购置了一台电动酥油搅拌机,原价380元,他只花304元就买到了,因为政府补贴20%。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马相村说,西藏农村消费增长幅度已经超过城市。
2010年百姓新期盼:从“消费挖潜”到“收入支撑”
虎年春节,汽车、旅游、家电、百货、交通等行业的消费火爆,彰显经济正持续回暖,百姓信心充足,2010年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值得期待。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表示,虎年春节消费市场火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春节历来被中国人看重,春节期间超市普遍促销,农民工返乡、亲友聚会等因素都催热市场;二是进入2010年后,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得到延续,一系列旨在加强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保障的政策陆续出台,提升了百姓消费预期;三是我国连续多年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积累了一定的消费能力。
但在记者采访中,一些群众和专家也表示,春节消费具有一定特殊性,它对全年消费的影响仍然需要观察。
应当看到,去年实现的消费增长,相当一部分是靠政策补贴“挖”出来的,而“消费挖潜”只能为“保增长”提供一时之需。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转变,最终要靠提高居民收入来支撑。
李强说:“与去年着重刺激性政策相比,今年政策应有所调整,即更加重视百姓收入增长,否则经济高增长就难以持续。”
北京、郑州一些城市居民期盼,今年个人的收入能增长得更快一些,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提高消费水平。
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中小企业是百姓就业的主渠道,希望今年政府在金融、财税、投资领域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提高居民的就业收入。
“社会保障仍是块心病。”农民蒋三庆说,现在仍然有不少农民工兄弟“有就业无保险”,即使有保障,水平也很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宋则说:“这让老百姓还是特别看重储蓄养老。”宋则认为,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机,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净化消费环境,解除居民花钱的后顾之忧,应是今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