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胡锦涛抵美出席APEC会议 将就经济形势阐述主张
当地时间10日上午8时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乘坐的专机平稳降落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希卡姆空军基地。
  今后四天,胡锦涛将在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加拿大总理哈珀、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秘鲁总统胡马拉等多位领导人。抵达夏威夷的当天下午,胡锦涛还将首先在下榻饭店会见美国工商企业家代表。
  APEC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主要讨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增长、能源安全、规制合作等议题。
夏威夷APEC峰会三大看点详细分析
11月12至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美国太平洋旅游胜地夏威夷召开。APEC是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也为APEC的功能和作用倾注了不可替代的活力和动力。
  从1993年以来,亚太经济合作从“茂物宣言”到“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从“亚太自由贸易区域”(FTAAP)到“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TPP)进程,亚太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紧密化方案经历了数度升级和发展。着眼于区域内平行的“东盟+1”、“东盟+3”、以及“东盟+6”机制以及仍然只有9个成员国的“TPP”,如何避免重复和重叠,亚太区域合作进程确实到了需要“并轨”、融合各国共识基础上“转轨”的新时期。
· 胡锦涛同奥巴马在夏威夷举行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同奥巴马是在夏威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举行会晤的。
· 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值得高度关注,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但仍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但仍未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但仍未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 APEC应加强协作 共同抵御全球动荡
作为世界上覆盖地域面积最大、成员经济体类型最丰富的区域组织之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做出表率,向世界展示其将团结协作、采取务实手段避免世界重陷衰退的信心。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时,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承诺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增长,保证了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中,亚太地区经济体及时推出经济刺激政策,有利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 专家连线:中国市场及亚太经贸合作助推地区经济增长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拉开帷幕。此间多位专家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及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开拓的巨大经贸合作空间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内生性和可持续增长。
· 中方对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四点期待
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7日介绍了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中方对此次会议的四点期待。吴海龙是在当日下午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 APEC夏威夷会议议题及成果展望:加强规制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拉开帷幕。这次会议的主题为“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美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绿色增长、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加强规章制度合作等议题将是领导人们讨论的重点。
·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 美或再施压人民币
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美国一些政客始终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当做美国贸易巨额逆差及失业的替罪羊。美国参议院甚至于10月程序性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通过增加关税和限制进口等措施来惩罚所谓“汇率操纵国”,其主要针对目标就是中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通过了由绿、蓝、白三色构成的地球形状的亚太经合组织标志。2007年本组织对这一标志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新标志以成为代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本地区经济合作主渠道的标识。

本标志的含义:地球表面太平洋部分的半球,体现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构成的地理分布;绿色和蓝色象征着亚太人民对繁荣、健康、富庶生活的向往,白色代表和平与安定;地球边缘的阴影区展现亚太地区富有活力的发展前景。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会议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亚太经合组织于1993年初在新加坡设立秘书处,为各级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APEC成员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3%,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3%。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