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频频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给中国施压,甚至威胁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名单。就此问题,《北京周报》采访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他表示,即使人民币按照美国的要求升值40%,也解决不了美国目前的贸易逆差问题。他认为人民币币值应窄幅波动,每年升值幅度不要超过3%。
比较优势是关键
周世俭分析,尽管最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升值,但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仍在增长,这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或顺差并不全是由汇率决定的。“从2005年到2008年,这三年人民币升值了21%,可是这段时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同步从1142亿美元增加到1709亿美元,增长了49.6%;而2009年人民币既没有升值,也没有贬值,但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却减少了275亿美元。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或顺差,是一种市场行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全是由汇率决定的。”
周世俭认为,决定一国贸易顺差的最终因素在于比较优势,而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廉。美国最大的超市沃尔玛的货柜上,60%的产品来自中国,这些商品都是美国派人来采购的,并不是中国强买强卖的。人民币如果按照美国要求升值40%,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会提高。美国人可能就不从中国买鞋,而从越南买,从印度尼西亚买,从其他发展中国家买,因为这些国家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所以,美国的贸易逆差依然不会因此解决。历史上美国曾以汇率问题为借口,先后给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但这些都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汇率问题是借口
在周世俭看来,美方之所以急于要求人民币升值,原因在于美国政治家想要转移国内视线,为美国的高失业率寻找替罪羊,赢得中期选举。目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09年第四季度失业率为10%,今年年初前两个月失业率是9.7%。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失业率超过10%,政治家就会失去理性,“实际上,美国失业率高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与中国没有关系,”周世俭表示。
除此之外,并不排除美国想要借人民币汇率升值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币汇率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杀手锏。”周世俭说。2009年年底,温家宝总理曾批评西方国家,一方面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压迫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其实质就是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美国根据美国国内综合贸易法案,以自己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要求别国提高汇率,这本身就是一种金融霸权主义行为。
周世俭呼吁,美国应从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入手,特别是解除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从而使中美贸易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中美应加强协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对话来解决。
人民币币值关系民生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大威胁。”周世俭说。
从07年的10月19日到08年7月16日,人民币从7.5元到6.8元升值了将近11%,重创了中国的外贸企业。2008年6月份,中国南部成规模的外贸企业破产了六万七千多家,间接导致2500万农民工失业。
有观点认为,可以借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倒逼中国产业升级,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局面。对此,周世俭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的确需要调整升级,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给中国企业喘息的时间。如果人民币剧烈升值40%,中国的外贸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产业调整也就无从谈起。他认为,人民币升值要根据中国的经济状况,等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了,产品的附加值高了,人民币自然可以升值。“人民币缓慢升值,每年不要超过3%,让企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痛苦地转型,而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贸企业不亚于剧烈的地震”。
周世俭预测,美国四月发布的有关汇率操纵的定期报告中并不会真的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顶多是在报告中给中国一个警告,写上“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要求中国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从而继续对中国政府形成一种压力。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也是一种谈判手段,目的在于让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和货物市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5年内让美国出口翻一番,增加200万就业机会。出口翻番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中国市场,在美方看来,中国入世后市场开放不足,对货物进口还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农产品和粮食进口等,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施压人民币升值从而促使中国能够全面开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