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专访乐施会吕美:利马谈判压力很大
• 2014-12-09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中国网 129日讯 (记者 何珊) “今年谈判压力很大,因为利马大会必须要为明年的新协议达成一个协议草案。”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项目官员吕美接受中国网专访时称。

吕美介绍说,乐施会一直呼吁气候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并致力于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此次利马已是她第四次作为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她亲历过德班大会上各方的利益拉锯战,也目睹过多哈大会的艰难进程,对于被认为是“通往巴黎最后一站”的利马大会,吕美希望各方能够拿出诚意,为明年新协议奠定基石。

 

进入关键阶段的各方博弈

吕美对记者说,与往届相比,此次大会的焦点更为统一,那就是各方把焦点都放在2015年的巴黎新协议上。

此次利马会议将就2020年后气候协议的要素达成一致,并确定在新协议中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DRC)所需提交的信息,这意味着气候谈判博弈进入关键阶段。

根据她对“德班增强平台”讨论的观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资金如何反映在新协议当中产生了龃龉。美国提出不能把资金承诺与2度温控目标挂钩,瑞士甚至提出要删除有关2020年后的资金承诺的段落。两国的表态引发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应,也提醒着人们,2015年年底在巴黎签署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依然存在障碍。

关于新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各方也持有不同观点。欧盟期待利马大会能够为明年年底通过一项“新的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铺平道路,而美国由于国内政治现实很难在法律约束力上有所诉求。

吕美认为,从建立政治互信和信心的角度来讲,提倡约束力是有必要的,因为有约束力才能跟2度温控目标挂钩。但是目前,很难去约束具体的数字和目标,只可能对提交目标的时间和是否要重新评估等进行约束。

谈到欧盟力推的评估建议,吕美则认为就INDC的内容、结构和要素都未定的阶段而言,很难用一个通用体系去评估,操作和进程很有难度,因此欧盟的评估建议将会遭到不少国家的抵制。

吕美还提醒,在新协议之外,2020之前的减排雄心和资金落实问题同样不能被忽略。

她说:“对小岛屿国家来说,更为迫切的还是2020年前的减排雄心和资金的落实。”

在这次谈判中,资金问题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焦点。根据哥本哈根大会决定,发达国家要在2020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项目。

目前绿色气候基金已经获得97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距离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有10倍的差距。

吕美说:“关于2020前的资金和减排目标,都是发达国家已经承诺过的,对于已经承诺的,是否能很好地兑现是通往今后道路的基础。”

吕美还说,关于1000亿美元的问题一直被发展中国家所强调,从未被淡化,但如何实现的路径问题却无从寻起。

 

中美声明,中国更有诚意

虽然利马大会压力重重,会议召开前有不少好消息传出。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莫过于中美两国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吕美认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一个很积极的表态。在利马大会前,谈判进程受很多人的质疑,“扯皮”是气候谈判中的常态,因而中美作为两个排放大国,在利马大会召开前作出声明无疑对其他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于双方设定的目标值,吕美认为,美国宣布的减排26%-28%的目标相对保守。美国已经走上了低碳发展的道路,越过了排放峰值,提速潜力巨大。考虑到美国到2020年就要完成17%的减排目标,剩下的部分不足10%,因此美方设定的目标力度比较弱。

而从中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中国的目标更有力度。她说,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达到20%的非化石能源比例,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努力。所以从发展阶段来说,中国更有诚意。

针对认为中国要从发展中国家“毕业”的声音,吕美认为的确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总有一天,中国要从发展中国家走出来。但她说:“在中国,我们一直在贫困社区工作,我们所见到的中国不是媒体上展现的中国。中国本质上还是发展中国家,1亿以上的人群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管是国内贫苦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NGO与政府、公众的联动

谈到NGO如何推动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时,吕美说,在国际谈判平台上,NGO作为观察员,更多的是要去发声,通过对谈判的看法和认为应该推动的议题,向公众解读并动员公众参与。

她说:“如果没有NGO的跟进,谈判进程不会被媒体和公众关注和理解。”

她认为谈判应该还是由缔约方来推动。缔约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NGO的影响,因国家和国情而异。

依据她多年跟踪气候谈判的经验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各方没有诚意,而是缺乏沟通和理解。“如果双方能够说明彼此的立场,解释立场背后的逻辑和原因,谈判就会顺利得多。”

中国网 12月9日讯 (记者 何珊) “今年谈判压力很大,因为利马大会必须要为明年的新协议达成一个协议草案。”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项目官员吕美接受中国网专访时称。吕美介绍说, 乐施会一直呼吁气候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并致力于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此次利马已是她第四次作为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她亲历过德班大会上各方的利益拉锯战,也目睹过多哈大会的艰难进程,对于被认为是“通往巴黎最后一站”的利马大会,吕美希望各方能够拿出诚意,为明年新协议奠定基石。

进入关键阶段的各方博弈吕美对记者说,与往届相比,此次大会的焦点更为统一,那就是各方把焦点都放在2015年的巴黎新协议上。此次利马会议将就2020年后气候协议的要素达成一致,并确定在新协议中的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DRC)所需提交的信息,这意味着气候谈判博弈进入关键阶段。根据她对“德班增强平台”讨论的观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资金如何反映在新协议当中产生了龃龉。美国提出不能把资金承诺与2度温控目标挂钩,瑞士甚至提出要删除有关2020年后的资金承诺的段落。两国的表态引发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应,也提醒着人们,2015年年底在巴黎签署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依然存在障碍。关于新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各方也持有不同观点。欧盟期待利马大会能够为明年年底通过一项“新的和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铺平道路,而美国由于国内政治现实很难在法律约束力上有所诉求。吕美认为,从建立政治互信和信心的角度来讲,提倡约束力是有必要的,因为有约束力才能跟2度温控目标挂钩。但是目前,很难去约束具体的数字和目标,只可能对提交目标的时间和是否要重新评估等进行约束。谈到欧盟力推的评估建议,吕美则认为就INDC的内容、结构和要素都未定的阶段而言,很难用一个通用体系去评估,操作和进程很有难度,因此欧盟的评估建议将会遭到不少国家的抵制。吕美还提醒,在新协议之外,2020之前的减排雄心和资金落实问题同样不能被忽略。 她说:“对小岛屿国家来说,更为迫切的还是2020年前的减排雄心和资金的落实。” 在这次谈判中,资金问题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焦点。根据哥本哈根大会决定,发达国家要在2020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项目。目前绿色气候基金已经获得97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距离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有10倍的差距。吕美说:“关于2020前的资金和减排目标,都是发达国家已经承诺过的,对于已经承诺的,是否能很好地兑现是通往今后道路的基础。” 吕美还说,关于1000亿美元的问题一直被发展中国家所强调,从未被淡化,但如何实现的路径问题却无从寻起。

中美声明,中国更有诚意虽然利马大会压力重重,会议召开前有不少好消息传出。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莫过于中美两国在北京APEC会议期间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吕美认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一个很积极的表态。在利马大会前,谈判进程受很多人的质疑,“扯皮”是气候谈判中的常态,因而中美作为两个排放大国,在利马大会召开前作出声明无疑对其他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于双方设定的目标值,吕美认为,美国宣布的减排26%-28%的目标相对保守。美国已经走上了低碳发展的道路,越过了排放峰值,提速潜力巨大。考虑到美国到2020年就要完成17%的减排目标,剩下的部分不足10%,因此美方设定的目标力度比较弱。而从中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中国的目标更有力度。她说,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达到20%的非化石能源比例,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努力。所以从发展阶段来说,中国更有诚意。针对认为中国要从发展中国家“毕业”的声音,吕美认为的确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总有一天,中国要从发展中国家走出来。但她说:“在中国,我们一直在贫困社区工作,我们所见到的中国不是媒体上展现的中国。中国本质上还是发展中国家,1亿以上的人群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管是国内贫苦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NGO与政府、公众的联动谈到NGO如何推动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时,吕美说,在国际谈判平台上,NGO作为观察员,更多的是要去发声,通过对谈判的看法和认为应该推动的议题,向公众解读并动员公众参与。她说:“如果没有NGO的跟进,谈判进程不会被媒体和公众关注和理解。” 她认为谈判应该还是由缔约方来推动。缔约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NGO的影响,因国家和国情而异。依据她多年跟踪气候谈判的经验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各方没有诚意,而是缺乏沟通和理解。“如果双方能够说明彼此的立场,解释立场背后的逻辑和原因,谈判就会顺利得多。”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张恂女士获授吉洛•庞蒂科夫电影奖
德国车企设计师对话中国艺术家
文莱国王亲自驾专机访韩
西班牙研发石墨烯电池 8分钟将电动车充满电
英国凯特王妃访问纽约儿童中心
纽约抗议者欲阻英威廉王子夫妇观NBA比赛
质检总局:在用机动车拟停止“油改气”
公安部副部长:“猎狐”不力省份要作检讨
北京售票窗口今日开售春运票
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或下调 投融资体改将提速
微画册更多
APEC·北京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议程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其中,领导人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在雁栖湖举行。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斐济共和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多语种版的出版发行,对全面准确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与非洲 旅游专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和平警钟长鸣 日军罪证如山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