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莫言: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本刊记者 唐元恺 • 2012-10-19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不再“莫”言

打小的“话唠”,长大却更“变本加厉”--如今莫言文学作品已近百部,包括小说、电影或话剧剧本。

“写作其实是换种职业说话。”莫言说,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别人说,很多故事、想法想通过作品与朋友们分享,“而在写作过程中,我也越来越了解自己,对人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而莫言用言语构建自己独有的文学世界时非常“大胆”,有勇气写出社会最残酷的现实,忠实于“事实记录”,甚至运用了类似病理学的手法,颇令一些人不快,可生活中的他最怕“让别人不高兴”。其也是作家的女儿住在离首都机场很近的地方,“我每次下飞机后明明应该到她家,可却先回到市中心,因为就怕出租车司机不高兴,他们排了半天队,却拉我这么近的活儿,会马上甩脸子给我看,让我这一路很痛苦……”于是,必须先到女儿那的时候,他便预先准备好一盒好烟给的哥,“司机当然很高兴,他一算,这种烟60多块钱呢,没赔,所以一路跟我有说有笑……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懦弱的、无用的人,越能在小说里表现得特有本事吧。”莫言说,文学就是把生活当中不敢做的、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

在他看来,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中国作家协会给莫言的贺信如是说。

几十年来,莫言不断改变写作手法,但始终不变的是以善为本的理念。“早期向外看,对罪恶的抨击多一些,更多想到的是外部强加的痛苦,想到自己怎么受社会的挤压和别人的伤害。慢慢就向内写了,写我内心深处的恶,尽管没有释放出来。”几年前,他就表示:“从前写别人,现在写自己,自我审视。”

   上一页   1   2   3   4   5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国务院:年内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庆祝中国乌干达建交5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波西米亚人》揭幕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要求韩国、西班牙保障中国公民合法权益
外交部:要求韩方严惩暴力执法致亡责任人
美《新闻周刊》明年停发印刷版专攻数字版
第67届联大选举产生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法国重申将对马里军事干预行动提供后勤支持
中国海军今在东海组织军地联合维权演习
中国海军19日在东海组织大规模联合维权演习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从未间断的五千年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依托和文化基因,而且是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